佐敦整條街無環保回收桶

【本報訊】環境局局長邱騰華經常標榜垃圾回收率增至五成二,但環保團體踢爆當局推行源頭減廢「得把口」。地球之友發現,街頭垃圾桶及回收桶比例嚴重失衡,平均每二十個垃圾桶才有一個回收桶,須行足半個運動場路程才見回收桶;在佐敦一處,六百八十米街道一個回收桶也沒有。

綠領行動亦指出,塑膠廢物回收率極低,估算港府每日將總值逾六十萬元的可回收塑膠掉落堆填區。環團促改善回收桶設計,將回收桶與垃圾桶比例增至一比一。

地球之友去年八月在港島軒尼詩道、九龍彌敦道及大埔廣福道點算垃圾桶及回收桶數量,發現平均每隔十點五米有一垃圾桶,平均每隔二百零九米才有一回收桶,兩標準相距近二十倍。全長約三點六公里的彌敦道,有一百六十四個垃圾桶卻只得九個回收桶。另佐敦柯士甸道至油麻地長沙街一帶,六百八十米長竟沒有回收桶。

骯髒影響使用意欲

團體在多處進行定點調查,發現約五成人會將回收物(如紙巾、膠、紙及金屬等)直扔垃圾桶,卻甚少伸手拉開回收桶。地球之友副環境事務經理區詠芷指,現回收桶採揭蓋或推蓋設計,但承辦商不會清洗,其骯髒程度令人打消使用意欲,建議參考台、韓的較開放及透明設計,「就算有拾荒者去拎,都係賣去回收,仍係環保。」

另外,綠領行動去年十月展開為期一年的「社區回收有Fun店」活動,在全港五個指定地點推行以物易物活動,迄今回收逾一千二百公斤塑膠,八成為膠樽。該會總幹事何漢威指,市民對回收塑膠意識不足,誤以為只得膠樽可回收,將多數可回收塑膠直扔垃圾桶。

他稱,現每日產生塑膠廢物近兩千公噸,約七成實可回收,塑膠回收率遠低於廢紙和鋁罐;他指未分類的塑膠每公斤回收價為兩至五毫,分類後塑膠身價可增至六點五倍至三十倍,塑膠回收大有可為。他批評港府現時將回收桶與垃圾桶分開放置,大減市民的回收意欲,促港府盡快設置四合一回收桶。

環境保護署回應稱,一式三個或新式多合一的回收桶佔用一定面積,或會阻礙行人及駕駛者視線,故很多地點不適合放置。政府會考慮街道情況、人流量、回收物料收集量及社區要求等因素,決定是否在公眾地方擺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綠領行動昨舉行「塑膠分類大比併」,加強參賽者對塑膠分類的認識。

區詠芷(右)批評政府對源頭減廢未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