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盆骨拯救隊24小時候命

【本報訊】嚴重車禍、高空墮下均可令盆骨嚴重折斷及大量內出血。傷者會在短時間內流血不止令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達六成。伊利沙伯醫院○八年設立全港首支二十四小時盆骨創傷拯救隊,集急症科、外科、骨科及放射科醫護,於「黃金一小時」內開展盆骨復位、腹腔靜脈止血及修補動脈等「三合一手術」。

存活率升逾倍

傷者存活率由約三成一,大幅升至六成半以上,升幅逾一倍,高於國際水平,更獲醫管局頒授傑出團隊獎。伊院望縮短急症室轉介手術室的時間至三十至四十五分鐘,提高傷者存活機會。

伊院急症室部門主管何曉輝指,該院平均每月有一至兩宗盆骨嚴重受創個案,又稱「放血性骨盆骨折」,八至九成的出血成因是骨折或靜脈斷裂,一成至一成半為動脈破裂,患者一至兩小時內已可致低溫及無法凝血,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達四至六成,因此,搶救必須分秒必爭,最困難是在短時間判斷出血最嚴重位置,並優先止血,「通常只有一次機會,如果止錯血,傷者可能救唔番!」

急症室不會再安排電腦掃描,因過程需三十分鐘太過耗時,X光及超聲波成為最重要診斷工具,數分鐘已知結果,再爭取在「黃金一小時」內完成初步固定盆骨及輸血,隨即轉往手術室。

伊院外科副顧問醫生李建恩稱,九六年起已籌設跨專科團隊,至○八年成功協調各專科,於同一手術室內進行「三合一手術」,並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服務。今年一月曾接獲一名五十一歲男子,躍下二十多呎行人天橋重傷。傷者送入手術室後先由骨科醫生進行盆腔定位手術,之後由外科醫生開刀,為靜脈止血,再由放射治療科醫生以導管栓塞出血的動脈,成功止血後才處理骨折問題。傷者之後轉入深切治療部,情況穩定。他指會視乎不同出血情況,決定手術先後次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黃漢威醫生

伊院○八年起引入「三合一手術」救治盆骨嚴重受創傷者。(受訪者提供)

何曉輝指盆骨骨折可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達四至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