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天降酸雨毒害生態

資料來源:中電能源通識站

自從工業革命起,人類大量使用燃料,排放大量污染物,它們在風吹下飄到不同地方再黏附在雨水,成為俗稱的酸雨,降落地面。酸雨這個涉及全球性的問題,如何解決?

Q:酸雨會影響生態環境嗎?

A:硫酸隨降雨落到地面,溶解土壤中金屬元素,影響植物生長,甚至枯死。草食類及雜食類動物進食含金屬植物會受毒害,結果重金屬在食物鏈中循環及擴散。酸雨落在河川、湖泊或溪澗會降低水的酸鹼值,水中的金屬濃度增加,殺害魚類。由於動植物相互依賴,水質變酸會影響生物多樣性。

Q:酸雨對人類有何影響?

A:我們進食了被金屬污染的動植物會危害身體健康。水銀可導致腦損傷及神經混亂。此外,酸雨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也會引起哮喘、乾咳和頭痛,以及眼睛、鼻子和喉嚨的過敏等問題。

Q:如何控制酸雨?

A: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及車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事實上,兩間電力公司的燃煤發電廠已安裝煙氣脫硫設備及低氮燃燒器去減少排放物。政府亦已要求巴士試行安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並鼓勵車主使用低硫燃油及無鉛汽油。

延伸思考

1.酸雨與平日的雨水有何分別?

A.「酸雨」是帶酸性的雨。其正確的名稱應為「酸性沉降」,它可分為「濕沉降」與「乾沉降」兩大類,前者指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者,後者則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附帶的酸性物質。

2.雨水在甚麼情況下會變成酸雨?

A:在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當排放至大氣環境中,經光化學反應就會產生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質,令雨水之酸鹼值降低,變成酸雨。燃煤或燃油發電廠、工業生產及交通工具的排放物都是「酸雨」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