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俞可平首談兩岸民主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是中共體制內少有的、可公開談論民主的學者。

前天,他受邀前往台灣高雄,參加「第二屆愛與和平論壇」。坊間傳出,俞可平此番前去台灣,是代表胡錦濤到島內談民主。這種說法,顯然高抬了俞可平此行的意義,他雖被中南海高層認可,但對於「智囊」和「文膽」的說法,俞可平自己曾多次以言辭否認。至於此次論壇,主題確是研討兩岸民主發展,不過,其肩負的使命也只是投石問路。

值得注意的是,俞可平在高雄論壇上主要談了三點:一,談兩岸民主的前提必須在一個中國框架下,包括「一國兩區」都可談,離開此框架,兩岸任何問題都很難深入溝通發展;二,民主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追求,民主與法治都是好東西,法治又是民主的的重要過程,大陸不僅要以法治國,也要以法治黨;三,大陸民主特色非共產黨自己講的民主,民主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大陸在民主怎麼做方面有不可避免的特殊性。

就此三點看,可謂滴水不漏,俞可平不愧為體制內外皆予認可的高手。

兩岸經合取得長足進展後,輿論普遍認為,大陸的一黨專政將是影響兩岸締結和平協議的主要障礙。俞可平沒有迴避此問題,他認為只要承認一中,兩岸民主就可談。這有無暗指未來統一後兩岸可多黨輪流執政,尚須觀察,但至少留下了一個活扣。其次,俞可平提出依法治黨,此概念雖不很新鮮,卻間接廓清了「黨大還是法大」的疑問,這就是黨必須接受法律約束。其三,俞可平強調中國的民主建設必須是中國式的:既保存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又符合中國需求,同時吸取西方民主價值觀長處,兩相結合,才能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模式,但這需要時間。

有人曾評曰,俞可平對大陸民主的設計,在體制內最接近西方,但又不超過中共容忍底線,他提倡的民主是中國民主與西方民主分歧中的最大公約數。不過,島內現在對大陸最大的隱憂,就是擔心台灣民主法治受到衝擊。俞可平宣揚的中國式民主,很大程度上仍是中共黨內民主制度的完善,這對島內的吸引力顯然不大。

但不管怎樣,俞可平現在拋出了兩岸民主話題,只要將來能談起來,就還有點希望,儘管這希望並不很大。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