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百姓禍福繫於官員安危

薄熙來黯然去職,外界反應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以尤可夫揣測,最開心的當屬重慶衞視員工。按薄熙來的指令,重慶衞視打造紅色頻道,不播商業廣告,一年來減少約三億元收入;與收入下降同步的是,重慶衞視收視率直線下降,相鄰省份電視台近一年廣告收入則迅速躥升。局面現已改變,重慶市委書記易人的消息宣布後僅九個小時,一條酒類廣告就出現重慶衞視的重要時段。

以尤可夫揣測,當地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則不免憂慮。不可否認的是,重慶這幾年經濟增長快速,其要打造「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中國雲計算中心」的目標,吸引不少投資者的眼球,其中不少企業也是衝着薄熙來的強勢風格和外在魅力而來。在內地,招商引資成效常受官員個人的意志和魅力影響,高官個人風格有時會左右某些行業的發展理念和推進速度。所以,儘管台灣、新加坡等地在重慶投資的大廠在第一時間宣稱,重慶整體外商投資環境受地方高層調動的影響不大,依然看好當地未來的發展;但是,在薄熙來下台的同時,A股重慶板塊暴跌,從中就可看出市場的擔心。

無需揣測的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市民最為憂慮。重慶高調「唱紅打黑」的同時,還在「只有分好『蛋糕』,才能做大做好『蛋糕』」觀念支配下出籠了「十大民生工程」,部分老百姓確實因之受惠。然而,當地財力能否支撐「十大民生工程」,一直多有爭議。隨着高層人事變動,這些惠民措施還能否持續?

重慶市官方表態要「與中央保持完全一致」,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當地人現時的忐忑和不安。

一個人的禍福,居然產生如此大的連鎖反應!

事實上,對於一群人、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命運繫於一人去留,人們並不陌生,甚至習慣和依賴。福焉?禍焉?神州六十多年來的興衰和動盪,證明此點無需爭論。只是在高調宣稱要營造發展的法治環境二十多年後,依然如此,就難以讓人產生安全感、信任感。所以當重慶媒體在報道各方對張德江接任重慶市委書記的反應時,以市民的口脗宣稱「重慶有福了」,難免令人打上問號:即便相信報道是真實的,且有廣泛代表性,也要對這種所謂的「福分」能否持續表示懷疑。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