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李金華道出實情

李金華曾經是審計署審計長,在位時,他責令手下在每年審計各部委辦帳目時必須秉公辦事,結果令很多部門陷入尷尬。因此,李金華早就與各路閣員大佬結下了樑子。令胡溫無奈的是,李在民間聲望極高,不好退休後就直接一退到底,最終,他被安排到政協當了副主席。

政協副主席其實是個閒職,但李金華還是改不了秉性。本次兩會,在政協分組討論會上,李再次放炮,他說,「反腐倡廉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忽略了反對鋪張浪費。」「如果我們緊一緊、省一省,作風方面稍微改進一下,一年省幾千億元是不成問題的。」

李金華審計出身,當然深知中央和地方帳目處理中的「貓膩」。雖然在表達上李還算是含蓄,給大家留了面子,但緊一緊、省一省,作風稍微改進一下,一年就能省下幾千億的說法,還是振聾發聵。

內地官場過去有句口號,大致意思是說「反對跑冒滴漏」。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費,從局部看,不過這一點點那一點點,絲毫不起眼,但以中國之大,積聚起來就是了不得的大數。所以,緊跟這句口號後面還有一句話,叫作「提倡厲行節約」。改革開放這些年來,內地政府腰包鼓起來後,就渾然忘記了上面的這兩句話,講排場、耍派頭、要檔次,成了官府上下追求的共同目標。「三公消費」屢禁之下,仍年年創新高,就是個明證。

到現在為止,內地官方始終不夠膽公布全國範圍內的「三公消費」數字。去年,在溫家寶一再責令下,國務院部委辦才遮遮掩掩地進行了公布,但數字之小,和坊間認識落差太大,令人無法不質疑其真實性。按李金華的表述,鋪張浪費之下稍微緊緊就能省出幾千億元,由此推論,每年「三公消費」的真實數字當在萬億水平以上。

此前,曾流出九千億元和將近兩萬億元的兩種說法,但都是學者自行統計,缺乏官版數據支撐。李金華給出的說法,驗證了學者統計的可信性。有別於香港,內地各級政府的預算案,總是只報大數不講細節,外行看不懂,內行不清楚。在缺少有效監督下,政府花錢如流水,跑冒滴漏也變成了「不可預計項目」下的正常支出。

看不慣這些的李金華,兩會上喊了一嗓子,但估計過後就是過眼煙雲,沒有誰會把政協副主席的話真當回事。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