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濫挖海沙填海毀生態

【本報訊】政府提出以填海增加土地供應,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過去在無諮詢情況下,已在本港水域內九處地點挖走二億九千多立方米海沙填海,相當於約十一萬個標準泳池體積,破壞本港西面水域海洋生態,威脅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連帶紅潮問題也有加劇之勢。團體建議,政府先考慮發展新界北荒廢土地,以免破壞海洋生態後,難以修復。

港府早前提出二十五個填海選址,公眾諮詢期本月底完結。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翻查資料,指政府在過去二十多年只以刊憲方式公布挖海沙及海泥卸置區工程,如后海灣、大嶼山以北、青衣以南及東龍洲以東等九處地點,涉及一萬二千公頃面積,已被政府及私人工程合法挖海沙和卸置海泥。

不斷的挖海沙及卸置海泥,令本港水域的水質受損;加上,○一年在昂船洲展開淨化海港計劃後,青衣以南水域水質也逐漸變差,近年該水域紅潮有增加趨勢,漁護署資料顯示,近十年后海灣每年有一至兩宗紅潮,較以往頻繁。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建議,港府應先發展新界鄉郊土地,再發展海洋資源,可惜當局現時的做法是本末倒置。

本港漁民梁德養表示,黃唇魚、撻沙魚、白花魚等接近絕迹本港水域,魚獲近十幾年減逾五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譚凱邦批評政府以往未經諮詢,在本港水域挖走大量海沙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