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愈多人參選愈民主?

顧問老師:歐陽凱琳

一雞雖未死,百家已爭鳴。唐英年醜聞纏身、民望暴跌,建制派人士即舉手稱有意參選。即使唐能順利入閘成為參選人,但亂局已成。然而,愈多人參選,是否代表愈來愈民主?市民是否只能旁觀當權派圍內拆局?

Q:熱門參選人醜聞纏身,其他建制派人士即使沒有政綱,沒有施政往績,仍急於公開表示考慮參選,反映甚麼現象 ?

A:連串醜聞,令公眾關注參選人誠信,政綱、往績反成次要。現時,建制派在一名參選人誠信破產時,匆匆推舉未有政綱人士應戰,反映目前政治環境不成熟,競選準備不足,令特首選舉變得非理性,流為意氣之爭。

Q:愈多人參選,是否代表愈來愈民主?

A:參選人愈多,可引起更多公眾關注及回響。當民意高漲,主流意向清晰時,便可影響部分有政黨背景選委的投票決定。不過,現時不少選委是非政黨人士,他們不會考慮民意,因此,愈多人參選,對推行民主有積極作用,但未能左右選舉局勢。

Q:不論熱門脫腳抑或黑馬加入,非建制派參選人仍不被重視,他們參選有何意義?

A:市民期待下屆特首,有足夠的人事網絡及政治智慧,才能制訂合理的公共政策。不過,基於現時非建制派參選人無能力勝任,市民因而甚少關注,這些非建制派人士參選,只有象徵意義,體現人人可以參選的理念。

延伸思考

1.今年特首選舉醜聞較過往多,原因為何?

A:有別過去參選人實力懸殊,今次有兩位實力相若,同具處理公共政策經驗及擁有強大後台。為增加勝算,雙方支持者角力時,可能會花力氣挖對方醜聞或失誤,打擊對方形象。

2.抹黑事件浪接浪,參選人即使當選,可能已是醜聞纏身,會否影響日後施政?

A:黑材料陸續曝光,考驗參選人應付危機的能力,大眾亦只聚焦當事人如何回應,如處理得宜,隨時令人刮目相看;相反,則會令大眾甚至原有的支持者失望,損害管治威信,即使當選亦會影響施政。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