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裝飲品藏惡菌 偷工減料埋禍根

飲鴆止渴大家一定聽過,明知毒酒都要飲,咁就係咎由自取喇。不過,如果矇查查飲咗滿布惡菌嘅樽裝水,咁就認真無辜咯。唔講唔知,港人經常飲嘅樽裝飲品原來係惡菌溫床,一個唔小心隨時變咗飲鴆止渴,問你驚未!

內地多次揭發樽裝飲品樽蓋內圍發黑、發霉甚至有小蟲,聽到都毛管戙。其實好多樽裝飲品嘅蓋根本冇密封作用,樽蓋同螺旋紋樽頸之間留有空隙,令細菌孳生,導致飲品變質。

如果大家以為內地先至有呢啲滿布惡菌嘅樽裝飲品,咁就大錯特錯嘞。本報記者用本港市面購買嘅十一樽唔同品牌飲品進行測試,將未開封飲品喺溝咗墨汁嘅清水中浸一陣再扭開蓋,其中七個膠樽蓋內圍同螺紋樽頸之間發現殘留墨水。即係話,細菌同液體有機會透過同一渠道污染樽頸,甚至入面嘅飲料。

飲料受污染後果可能會好嚴重,屙嘔肚痛事小,如果不法之徒利用漏洞落毒,隨時搞出人命o架。問題出喺邊?原來唔少廠商為咗慳成本,製造膠樽模具時偷工減料,產品容易變形,令樽蓋變成惡菌竇。

內地食品問題聽得多,原來香港亦不過五十步笑一百步,同樣漏洞多多。有家庭醫生擔心,樽裝飲品藏細菌會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建議當局加強監管。點知食環署九唔搭八,淨係話食安中心過去一年抽取包括樽裝飲品在內共六百七十幾個飲料樣本,全部通過微生物測試喎。

叮,當局話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但本報測試就發現市面樽裝飲品樣本的而且確存在密封問題,你話當局係咪靠害吖!

本港大多數食品來自內地,今次測試發現嘅問題產品,就包括內地生產嘅茶類飲品。講真,當局監管內地入口食品甩甩漏漏,市民早已見怪不怪。呢,前排深圳揭發黑工場「明礬海膽」醜聞,部分毒海膽早就經不法渠道銷往本港,但依家仲未見當局跟進,簡直離晒大譜。

咁又難怪o架,每次內地有毒食品兵臨城下,從食衞局、食環署到食安中心,邊個唔係渾渾噩噩,後知後覺吖。靠佢哋不如靠自己,大家小心病從口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