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鑛洞外窺探蝙蝠 設觀景台谷旅遊
【記者陳素貞報道】大嶼山梅窩旅遊景點銀鑛洞開放無望,市民想入洞探險繼續有排等。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翻新梅窩景貌改善工程」的第一期深化設計方案,最終未有將開放銀鑛洞納入工程範圍內,只建議在銀鑛灣上洞及下洞外兩處地方設立休憩區,並在下洞外設置資料告示牌展示銀鑛洞的資料及觀景平台,讓市民觀賞蝙蝠出現於下洞的情況。上洞則鋪砌地磚、座椅和涼亭設施。
當局剛於今年一月十四日舉辦了一場公眾論壇,綜合收集所得的意見,制訂第一期工程深化設計方案,若離島區議會支持有關方案,當局會即時就工程項目刊憲和申請撥款,預期可於明年展開工程,並於一五年完成。
銀鑛灣因為位於銀鑛洞附近而得名,該洞曾出產白銀,於一八六二年起開採,至一八九六年才因鑛石含銀量過低而停產。六十年代,銀鑛洞因發生溺斃遊人的意外而封閉至今。
設八休憩區涼亭綠化
當局曾研究梅窩景貌改善工程的可行性,指洞內至少有逾千隻蝙蝠,包括九個品種,其中四個屬不常見的品種,若開放銀鑛洞蝙蝠可能被干擾,加上鑛洞的圖則已散失,無岩土結構資料,以及洞內有地下水等問題,最終或只能在銀鑛洞外部,串連附近瀑布和古蹟等,提升旅遊吸引力。
當局剛完成「翻新梅窩景貌改善工程」第一期工程的初步設計方案,建議只在包括銀鑛洞在內的八個地點設立休憩區,八個休憩區分別設於梅窩舊墟及鄰近的鄉村,休憩區設有涼亭、單車停泊位置、座椅、綠化植物及指示路牌等。
另外,當局建議在梅窩興建海濱長廊及市鎮廣場,海濱長廊區設於現有熟食市場及銀河之間,現有的行人徑將改為單車徑,而新建的五米行人通道將加建在海堤上,分隔車輛與單車。銀河上的連接橋將會擴闊,以分隔單車徑和行人通道;市鎮廣場則包括有休閒遊樂區和多種用途的表演觀賞區。


銀鑛洞內住有逾千隻蝙蝠。(資料圖片)

擁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梅窩銀鑛洞。(資料圖片)

當局建議在梅窩興建的海濱長廊及市鎮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