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決戰紫禁之巔

「詭異」,惟有這個詞,才能最直觀地表達草民對重慶這場運籌於紫禁之巔、血刃於西部山城的政治事件的感受。除了漩渦中的極少數人之外,幾乎所有人都詫異於這場鬥爭的突如其來、矛盾百出、字字珠璣、毀人無形。

事件表面的兩個主角,割袍斷義如此決絕,數日內,拿槍的被拿下,打黑的被黑打;昨日還是權貴,今日已成癡漢。這可謂多年來最突兀的一場好戲。

其實,中國數千年的宮廷鬥爭、政治鬥爭,向來都是詭異而且殘忍的。只不過歷史上沒有互聯網,加之親歷者為尊者諱,以春秋筆法,刻意營造一派祥和氛圍,所以各種血腥不為外人知而已。偶爾散落民間的幾個片段,便成為了大宋的燭光斧影,或者大明的無頭公案,傳唱至今。

今次,依賴網絡,草民得以近距離觀摩全球最大政黨內部的紫禁城決戰,這應歸功於中共異常罕見地默許將本該在鐵幕下廝殺的、隸屬於十八大政權分配戰的這場政治角力公開化。

有分析據此稱,十八大的局勢如何玄妙,鬥爭如何激烈。須知,若論慘烈程度,十六大絕不亞於十八大;只不過當時鐵幕太深,草民渾渾噩噩而已。

雖然重慶事件讓草民看到了政治鬥爭的無情無義以及骯髒,但值得萬分肯定的是,中國政治鬥爭的逐漸公開化,表明當權者意識到,國家權力漸漸不再是少數幾個人的禁臠,十三億不起眼的草民,已開始對國家權力具備無法預估的影響力。若爭取到十三億草民的肯定,則當權者中的勢微者亦有機會翻身做主;而勢大者若遭遇草民的背棄,分分鐘也會一無是處。

這或許就是重慶事件能夠透明的最根本原因。

權力鬥爭的透明與公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以重慶事件為里程碑,中國領導人應開始熟悉這種擂台式而非暗箱式的權力分配模式,從而開始探索有別於西方的中國特色選舉制度。遮遮掩掩的紫禁城內鬥,家長色彩濃厚的指定接班,已不再適合當前的科技水平以及草民的政治素質了。

胡溫執政的最後時期,能出現這樣具探索性、影響力的政治事件,無論其本意如何,都是一件好事。另一件好事,就是在本港特首選舉上的「無為」,忍看雙英鬥不停。港人要鑑別的,不是執政能力,而是探路能力。

傳媒人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