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西九大戲棚

潮流興復古,大戲棚重現鬧市,一座用竹和鐵皮搭成的大戲棚聳立於西九臨海之濱,荒蕪的地盤突然燈光火着,巨型花牌高高掛,彩旗百數迎風展,金鼓雷鳴,簫管喧天,一片昇平景象,充滿節日氣氛。

首晚開鑼,台上上演《六國大封相》,老倌們使出渾身解數,大演舞台功架,久未得見的膠片戲服燦爛奪目,龍虎武師觔斗翻得半天高;台下千頭湧動,觀眾們熱情投入,偶像出場便立刻報以熱烈掌聲。戲棚設備簡陋,音響刺耳,視線受阻,寒風陣陣,完全沒有現代戲院舒適,但卻無礙觀眾情緒。一邊看戲,一邊談天,一邊享受主辦機構鼓勵大家帶進場的飲品和小食;這不是一個欣賞舞台藝術的場合,但卻是一個社區活動,無論在古希臘、中國農村,甚至今天香港的圍村,節日演戲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節目。

粵劇是廣東大戲的雅稱,我們都是說去「睇大戲」,沒有廣東人會說去「睇粵劇」的。大戲在香港尚算是根深柢固,瀕陷低潮,仍能綿延不絕。近年在政府和有關機構大力推動之下,要把大戲打造成為代表本土文化的傳統藝術,已有一定成果,成績凌駕於省港其他地區之上。

港英年代,政府對大戲不聞不問也不管,造成業界須在自力更生的情況下各自發展,在藝術和商業的層面不斷競爭求存,反而培養出強勁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以最低的政府資助,為大戲負起承傳和發揚的任務。反觀內地,粵劇雖有政府的全力資助,卻必須接受政府文化政策的主導和監管,因而內地粵劇的發展歷程跟港式大戲有所不同,漸而發展成為不同的演出風格。

希望大戲能繼續同時在殿堂級劇院和熱鬧的地方戲棚有機地持續發展,真正成為本土文化的品牌。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