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語林:籠民變籠狗

六呎乘兩呎等於甚麼?並非等於十二平方呎那麼簡單,而是等於香港的恥辱,因為那是籠屋的實用面積。籠屋的住客本來叫作籠民,可是經由英國攝影師Brian Cassey拍下一輯籠屋照片,再在英國《每日郵報》和美國CNN刊登之後,籠民變成了籠狗:Cage Dogs。

此事引起極大回響,有些本地憤青非常不滿英國洋鬼子在我等同胞頭上賦予不雅稱號,而且整輯籠屋照片簡直是別有用心挖香港的瘡疤。然而更多的回響則是悲從中來,慨嘆堂堂一個金碧輝煌的國際大都會居然存在着叫人悽然淚下的貧民窟,籠裏過着非人生活。

其實國際傳媒早就關心香港的窮苦大眾,去年CNN才報道過九龍舊區天台屋是全球最貴的「天際貧民窟」。既然港產窮人一次又一次蜚聲國際,何解號稱福為民開的特區政府視而不見?

說過了,羞恥之心往往是成功之路的絆腳石。不要臉,路路通,因此成功人士曾蔭權不要臉地講過,香港不存在無瓦遮頭的情況。也因此,窮人的訴求是不必理會的,房屋政策毋須提供方便之門。

籠裏的狗,儘管六呎乘兩呎,仍然有瓦遮頭嘛。天際貧民窟,雖然夏天極熱冬季冷,畢竟亦是有瓦遮頭啊。曾蔭權講得沒錯,即便是天橋底的流浪漢,同樣有很大很大的「瓦」為他們遮風擋雨。

訪問籠屋的報道之中,籠狗坦言感到羞家:「我不想露宿,但那段籠屋經歷對自己好大傷害。」

也就是說,籠狗的最大弱點是擁有羞恥之心,無法以不要臉的處世哲學為自己脫貧。看看那些處理房屋政策的官老爺,不要臉地尸位素餐,不要臉地高薪厚職,所以他們毋須蝸居籠屋,住的是公帑津貼的豪門大宅。

籠狗啊籠狗,下世投胎記住向閻王申請做官!

評論員 林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