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危險遊戲

泛民舉行柴娃娃特首初選,本來無意在旁說三道四,誰人代表泛民出選,是泛民內部的事情,跟外人無關。不過,美國共和黨初選提名總統候選人,也只限黨員參與,不會由全民公決產生;惟泛民提名人只在個別港鐵站旁的所謂「票站」投票選出來,便被標榜為港人選出的特首參選人,則近乎魚目混珠,有混淆視聽之嫌。

對泛民陣營而言,這是一場危險的遊戲。所謂「泛民」,只是一個廣義的拼合,並非有組織的個體。「公投」一役之後,更是四分五裂,各黨派理念有如南轅北轍,鬩牆互鬥,終致潰不成軍,區選失利。檢討之後,勉強整頓,重新上路,在鐘擺效應之下,不難在立法會競選中收回部分失地。

參加特首選舉,原是費時失事,為了政治和公關理由決定參與,無可厚非。報名之前卻鬧出雙胞胎,本來可通過內部協調提名參選,又無端把矛盾公開,即使殊途可以同歸,兩位競逐者原來在不少理念上存有基本分歧。這場遊戲,到底是互扯貓尾,假戲真做,抑或明槍實彈,互揭底牌?如屬前者,則是愚弄市民,殊不可取;如屬後者,特首當不成,矛盾白熱化,泛民日後如何可以解決分歧?市民如何相信泛民可以團結一致,帶領我們踏上民主之途?

另一場更危險的遊戲,便是某學者計劃在特首選委會投票前,發動模擬全民投票選舉特首。小圈子選舉不能代表民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該學者沒有必要再火上加油,用一個毫不科學化和充滿偏見的「變相公投」來製造更多矛盾,加劇分化民意,打擊未來特首的威信,增加政府施政的困難。如果該學者不知道他的行為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果,他便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學者;如果明知故犯,則這可能是一個政治陰謀,絕非學術研究。

前政務官 譚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