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北藍南綠 基本格局

台灣大選進入白熱化,大勢仍不離「北藍南綠」的傳統格局,一般估計關鍵有二:一是藍營在北台灣能否贏得足夠的票以抵補在南台灣之所失而有餘,中台灣基本是平手。由於台北市的藍營選情較穩定,觀察點便集中在較有懸念的新北市(即以前的台北縣)票倉。二是宋楚瑜能否贏得百分之五(約七十萬)不滿藍綠的中間「賭爛票」,愈多則愈對馬英九不利,因宋所吸之票原本傾藍多過傾綠。

為何濁水溪以南的台灣本土意識特強,一向成為綠營的大本營?除了經濟中下層較大分布之外,更與台灣的開發史有關。

漢人在明末鄭成功時期才開始集體移居台灣,登島點在台南,故也是集居台南周邊。北台灣在清末唐景崧時期才開始有較具規模的殖民,到蔣介石政權播遷台灣,大批「外省籍」軍民以台北市為主集居,台灣的政經文化重心才由南轉北。從文化歷史看,南台灣與大陸的疏離是自三、四百年前,遠較北台灣的百餘年為長。有極端的台獨理論認為自明朝以後,大陸對台灣而言已屬「國際史」範圍,因明朝以後入主大陸的清人原不屬中國,而台灣自此之後相繼為葡、荷、日等國際勢力所佔領,二戰後中國對台灣的「光復」已不足改變此等史實。

欲掌握台灣之現況及未來,非對其過往歷史深入了解不為功。

美國律師盧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