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汕尾示威是境外媒體撥火?

顧問老師: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國康

近日內地的維權示威不絕,繼汕尾烏坎村村民多月來抗爭,不滿當地官員私賣土地後,汕頭海門鎮也有反對興建發電廠示威,引起各界關注。連串示威活動規模極大,究竟是內地民眾的維權意識冒起,還是境外的媒體推波助瀾呢?

Q:為何近年內地不斷有維權示威活動?

A:內地一直存在社會不公、官員腐敗問題,加上近年房地產興旺,土地價格大幅上升,地方官員與地產商勾結情況更趨嚴重,激起民眾不滿。近日,示威的地點主要在廣東省一帶,群眾較易與海外媒體接觸,受新思想影響下,透過示威表達不滿。

Q:內地維權意識日漸高漲,試分析原因。

A:中國經濟起飛,社會進步,民眾生活條件得以改善,令他們更重視自己權益,遇到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便會站出來據理力爭。另一方面,民眾意識到過往向村長反映、與地方官員談判的方式不奏效,便轉以公開示威方式爭取權益。

Q:在內地維權示威事件中,境外媒體擔當甚麼角色?

A:境外媒體報道會影響中央政府處理事件的態度,因為境外媒體若將一則普通地區新聞成為國際議題,事件便會獲得中央政府重視及審慎處理。同時,示威者借助境外媒體的影響力,製造輿論壓力,迫使政府回應訴求。

延伸思考

1.面對連串維權事件,中國政府的態度會有甚麼變化?

A﹕中國政府處理維權運動,民眾抗爭主要以民生為題,因此當局多以「軟手法」解決。但遇上涉及人權、民主、意識形態等敏感議題,便會採取強硬手段鎮壓。零八北京奧運後,中國政府一度放寬海外媒體的採訪規管,但現在似乎走回頭路,遇到敏感事件時,態度依然強硬。

2.互聯網的出現,如何成為內地維權示威活動的催化劑?

答﹕互聯網有助加強號召力。以茉莉花革命為例,民眾透過微博相約示威地點,以「一人一枝花」的形式抗爭,是內地歷年來大型的示威活動之一。另外,內地民群透過網絡「翻牆」,得到很多外國有關維權活動的消息,推動內地維權活動的發展。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