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劏房中產

劏房問題惹關注,小生前往一名港大師妹家中實地視察,對比那些年自己一家住工人房的日子,結論是今不如昔。

幾十年前,小生跟父母從內地來港,身處社會底層的底層,我們一家三口租住一位老太太家的工人房,約二百呎大小,勉強還放得下碌架床及一應家具。而今中產師妹與男友用五千元租住不足一百呎的劏房,卻連轉個身都有難度。

現狀惡劣還不是最可悲的,最慘的是看不到前路。當年香港經濟向上,基層深信有脫貧的一日,小生的父母在工廠從事勞力工作,年年有人工加,後來入住公屋,小生大學畢業,生活逐漸改善。而今經濟畸形發展,師妹與男友徒擁大學學位,由於不是「易搵錢」的專業,每人只有約一萬元月薪,卻剛好超過上樓資格,劏房成為他們沒有選擇中的唯一選擇,即使儲夠錢結婚,恐怕仍要繼續蝸居。

事實上,師妹的例子絕不個別。統計發現,居住籠屋及板間房的市民迄今超過十萬,而居於劏房的住戶更是多不勝數。劏房居民除了基層,近年更出現「中產化」的趨勢,即從花園街大火作一管窺,出事舊樓的劏房住戶便包括社工、連鎖快餐店分區經理等中產人士。香港回歸十四年,民眾生活大倒退,無數中產下流化,愈來愈多人被迫住劏房,這樣的「經濟成就」有甚麼好吹噓的?

傳媒人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