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取締小販攤檔有利有弊

Johnny Chow

油麻地廟街、旺角女人街、灣仔太原街,一檔檔的固定小販攤檔,沿街道兩側蜿蜒排列,構成饒富本港特色的人文景觀,吸引不少中、外遊客慕名而來。然而,接二連三的嚴重火警事故,卻敲響了公眾安全的警鐘。

Q:本港的小販攤檔有何特色?小販數目的變化,反映本港社會出現甚麼變遷?

A:早期的小販,多使用車仔經營,流動性較大,售賣的產品多元化;現時多集中在固定區域,產品趨於公式化。而小販數目與經濟結構息息相關,七十年代小販數目較多,但隨着工廠北移、香港經濟邁向多元化,基層人士認為透過知識可改變命運,都令小販數目日漸減少。

Q:街邊小販攤檔常發生火警,有意見倡議全面取締,試論述該建議的利弊?

A:取締的好處是可以保持環境清潔美觀,減少火災、灼傷途人等意外發生。壞處則是令小販失業,推高失業率。此外,本港也會少掉一個具本土特色的購物區。

Q:政府倘強硬執法規管小販,會否引起社會矛盾?

A:相信會引起更多爭拗。除了有牌小販外,也有不少無牌小販混雜其中,在同一個區域擺賣。若強行執法,難以分辨有牌、無牌,有牌小販難免受到牽連。現時小販組織比較分散,若能組成一個強而有力的行業公會,代表業界與政府加強溝通,可望締造雙贏局面。

延伸思考

1.在知識型經濟之下,增加小販牌照數目能否協助低學歷、低技術的基層人士脫貧?

A:現時可容納小販的地方有限,即使增發牌照,受惠人數也只佔極小比例,未必能協助基層人士脫貧。此外,不少商場、大型超市售賣的產品與小販重疊,令小販的生存空間不斷縮窄。小販的收入也有不穩定的特點,增發牌照只能輕微紓緩基層人士失業問題。

2.小販攤檔與大商場店舖有何不同?小販式微,是受地產霸權壓迫,還是小販無法適應社會變化而遭淘汰?

A:大商場內的店舖品牌、以至出售的產品大同小異,趨於統一、單調,小販攤檔則富有地區特色,例如出售的產品種類及售價更能貼近當地居民的需要,買家也可討價還價,富於人情味。大商家財雄勢大,為求高回報,多興建大型商場,令租金不斷上升,小販擺買的空間日漸縮窄,實與地產霸權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