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只是說說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內地官員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話說得乾脆好聽,可一旦具體到工作中,能否落實則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教育投入,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各級政府明言,教育投入要佔到GDP總值的百分之四。轉眼近二十年過去,卻鮮有一級政府能夠兌現承諾。從國家層面來說,此數字更是多年徘徊在百分之三左右,百分之四的目標從未達到過。去年中國財政收入為八萬三千億元,今年前十月,財政收入就超過去年總和,達到九萬零八百五十一億元,全年超過十萬億毫無懸念。去年中國GDP將近四十萬億元,今年大約會增至四十四萬億。但是,去年教育投入僅為可憐的一萬二千億,今年這一比例預計有增長,不過,要達到百分之四仍不樂觀。

最近校車交通事故頻頻,甘肅慶陽的車禍事件更是震驚中外,校車配置和安全問題因此被廣泛關注。據報道,去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洪宇曾提交了一份《關於實施全國校車安全工程的議案》。教育部在回覆中明確表示,財政投入不足是校車配置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在全國範圍內的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購買校車,政府需要投入三千億元的預算,且一年的運行、維護費用為一千五百億。教育部最後的結論是,四千五百億元的政府買單費用太大,現階段做不到。

據統計,中國現有公車約為二百多萬輛,以一輛公車年消費十萬元計,每年公車消費至少為二千億元。據保守估計,內地政府每年的三公消費已達到一萬億元。

一方面高喊無比重視,一方面卻又不捨得投入;一方面哭窮喊沒錢買校車,一方面卻在三公上花錢如流水。這樣的強烈反差,十足一個中國特色,足見內地官府的虛偽。無論宏觀上的教育投入,還是具體的校車購置,官府聲稱沒錢的背後其實是在逃避責任。而教育投入不足的根源,則在於缺少法律制約和保障。百分之四之所以一再淪為空話,就是因為各級立法機構從來沒有將其寫進法律條款,政府也從來沒有將其列為官員的考核指標。

中國政府是世界上少有的強勢政府,只要政府想做,就沒有甚麼事做不成。說穿了,在加大教育投入上,內地政府只是說說,其實是不想做。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