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熱辣:日核污染升級 輻射衣食大放送

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地震海嘯後爆發核災難,威脅未除,近日再有留守核電站指揮救災站長緊急入院,而核電站反應堆更發現有核裂變才出現的輻射物,令危機有升級之虞。核洩漏令日本的海、陸、空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生態環境受到影響,當地續在市面食品發現輻射魚、輻射菜,連大米、中藥、小童尿液亦被驗出帶有放射性物質,隨時禍延內地和本港,市民進食後分分鐘致癌,就連日本潮服的原材料亦有機會受輻射污染。專家指出輻射遺禍深遠,提醒港人謝絕食、用日本貨方為上策。

日本輻射危機未解之一

近期似被淡化的日本核災難,恐正「死灰復燃」。本月初,東京電力公司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驗出放射性氙,顯示反應堆可能出現核裂變。其實,當地釋出放射性物質,早已循四方八面污染海、陸、空整個生態環境!今年五月,東電首次化驗核電站對出的太平洋海床的樣本,發現輻射量較往常最高值高達逾六百倍。至十月中,再有民間組織自行驗測,發現東京有二十二處泥土每平方米含超過三萬七千貝可的銫-137,最高的更達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災中的強制遷離等級。而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廠房在今年六月冒出蒸氣,空氣輻射量更達每小時四千毫希,輻射無孔不入。

患癌誕畸胎 風險勁增

而最直接危及市民的,是當地至今仍不斷有食品被驗出含有放射性物質銫-134及銫-137,例如魚類和貝類、綠茶、草藥、大米、牛肉、茶葉、蔬菜、木耳和蘑菇等,部分含量超出安全標準,即使食品無超標,亦會威脅孕婦和小童的健康,市民絕不容輕視。

「食咗受輻射污染嘅食物唔會即刻出問題,但放射性物質例如銫可停留在人體內,長期累積十年、二十年,會令患癌風險增加,所以最好就係唔好食。」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指出,長期進食含輻射的食品會影響生育,令人體精蟲減少或誕下畸胎等。

雖然日本政府不斷為日本食品作抽樣檢查,但勞永樂指出,當局往往對外公布指食品輻射含量低或無超標,惟外界不斷有聲音質疑,日本是否隱瞞了很多潛在的輻射危機,市民在難作判斷的情況下,謝絕食用日本食品就「最穩陣」。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食品內的輻射量,無法因清洗或煮熟而減少:「如果放射性物質係經水源、泥土污染農作物,即使點樣用清水洗或者煮熟,食物入面嘅放射性元素依然存在,用任何方法都無用。」

穿問題衣服 如照X光

林漢華續說,輻射洩漏屬惡性循環,輻射水流入大海後會影響近岸泥土,再進入食物鏈,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雖發生了一段時間,但相信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日本食品被驗出放射物超標,而放射物的輻射強度在二、三十年後才會減少一半,放射物長留體內,有害健康,「有一定風險,最好就唔好食。」

除要拒食日本食品,倘衣服帶有輻射,亦是少着為妙。學者解釋,若衣物的原材料例如麻、棉花等天然質料,經受污染泥土種植出來,質料內可能帶有不能洗去的輻射,人體穿上含有劑量或大能量放射性物質的衣料,「等於不斷照緊X光」,影響健康。

日本市民的健康受輻射侵害惡果已浮現,本月初,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醫療機構發表為七歲以下兒童進行尿液檢驗的結果,發現一千五百多人中,約有百分之七即一百零四人的樣本含放射性銫;另於今年六月,當地厚生勞動省從福島縣四個城市檢測二十一名女性的母乳樣本,七個樣本發現微量放射性銫。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恐出現核裂變,令輻射危機有升級之虞。(資料圖片)

自日本爆發核災難後,海、陸、空的生態環境已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

四國香川縣於今年七月亦發現學生午餐飯盒中含有放射性銫牛肉,學生的膳食問題受到關注。

勞永樂指出長期進食含輻射的食品可致癌,更會影響生育。

林漢華強調食品內的輻射量,無法因清洗或煮熟而減少,進食有潛在風險。

譚小姐(大學生)
「福島核輻射自發生到依家,心理上仲係有陰影,所以減少買日本製造嘅嘢。」

劉先生(大學生)
「以前都有買日本食物,但發生洩漏輻射之後就無再食,日本政府又無公布食物輻射情況,都係少食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