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查人不如查己

立法會有議員被指漏報個人資料,內部展開調查,一如所料,無人犯下彌天大錯,向來以惡出名的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副主席高聲宣讀調查結果,並和顏悅色地向有關議員「告誡」,請他們日後在填報資料時要格外小心。

不是每一件事都要上綱上線,也不是一定要把議員們拉出來逐一批鬥。但立法會責人嚴、律己寬,雙重標準的處事方法,早為社會詬病。這次漏報的主要是有關議員們擔任私人公司董事顧問,和自己私人持有公司的資料,可能牽涉很多公私利益問題。

絕對無意無理指控議員們公器私用,以權謀私,但社會普遍都在擔心官商勾結、商貿霸權,議員們可利用利益申報機制,全面詳細交代,讓市民可以安心,還自己一個公道,何樂而不為?

偏偏便有議員把這至關重要的程序淡然處之,諉過於人,將責任推向助理。尊貴議員們可能真是日理萬機,但即使不能親自填報,助理代勞填寫申報表格後也該親自核實。委員會主席明知自己也屬被調查對象而仍然心安理得繼續自查自審自判,如此調查,如何令人信服?

代表商界的一位功能組別議員,犯規之餘,仍然嬉皮笑臉,反說調查是費時失事,因為漏報的多是空殼公司,無傷大雅。須知要在香港註冊成立一家公司,非常容易。空殼公司紛紛成立,被用以掩飾身份和各種踩鋼線行為,甚至用於不法用途。不少人便以此炒樓、炒地、炒股、炒匯、炒會籍、炒的士牌,類似活動縱非非法,相信亦跟議員身份不大相稱,也可能引致利益衝突,因此,公眾完全有理由要求議員們把所有相關資料申報。

請議員們別再自欺欺人,如此和稀泥的調查不做也罷,也不要開口埋口要調查別人。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