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舉出貓背心曝光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道盡考生苦讀寄望取得功名的辛酸。香港歷史博物館本月九日至明年二月六日首次舉辦以科舉為主題的「開科取士——清代科舉展覽」,展出逾百組與科舉有關文物,除有當年發放成績之用的大金榜外,還包括考生「出貓」時穿上、寫滿四萬多字八股文的夾帶背心,以及應考武狀元必備的特訓工具巨型練武石等,反映當年考試競爭之激烈。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黃麗娟表示,科舉考試在中國源遠流長,由隋朝直至一九○五年廢科舉為止,歷時長達一千三百年。科舉具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錄的特徵,政府亦透過科舉選士,令一眾出身寒門知識分子,有機會透過科舉進入官場,改寫命運,光宗耀祖。

練武石可試身手

她表示,今次展覽除了來自上海市嘉定博物館的館藏外,康文署亦在新界徵集了不少文物,當中包括由錦田水頭村鄧氏借出的關刀及練武石。她表示,當年水頭村有不少鄉民參與武狀元的考試,為了加緊練習,村內自設練武石供鄉民舉重練力,練武石重達一百九十一公斤,由紅粉石做成,紅粉石有取得功名的意義,但本港並無出產,相信鄉民當年是特地從內地運送該紅粉石來港,期望會帶來好運,展場內會設現代版練武石供參觀者一試身手。至於關刀則重三十三點七五公斤,長二百六十八厘米,亦作練武之用。

考試定生死。考生除努力讀書外,亦各出奇謀作弊出貓,有考生特別用老鼠尾巴上的硬毛,在背心上寫滿密密麻麻共六十二篇四萬多字的八股文,穿上進入試場企圖蒙混過關,結果被當場揭發,亦有考生將答案寫在褲帶上及將貓紙攝入紅纓帽內,但同樣過不到考官一關。

當年一篇文字記錄顯示,一七四四年乾隆九年甲子科一場鄉試,便有二十多名考生夾帶(即攜帶違禁物品),反映考試競爭激烈,考生為取得下一場考試的入場券,不惜鋌而走險。

清代科舉展小資料

時間:2011年11月9日至2012年2月6日

地點: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

門票:10元,團體7元,全日制學生/長者/殘疾人士5元,星期三免費入場

特點有過百組文物,包括用以發放考試成績的大金榜、供考生拜祭的魁星踢斗神像、關刀、練武石、考生「出貓」時穿着寫滿八股文的背心及出貓紙等。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出貓背心
考生「出貓」,在身穿背心上寫滿密密麻麻的八股文,但遭揭發。

母憑子貴
考生高中取得功名後,母親大壽有賀壽幛。

練武秘器
巨型練武石為應考武狀元必備的特訓工具。

榮登金榜
清朝的大金榜用來公布考生的考試成績。

關刀考武
應考武狀元的考生會用關刀鍛煉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