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烽火台:天堂裏的騷動

  • 有一個發人深省的笑話,說在國際學校內,教師與來自非洲、歐洲及美國的學生討論一個話題:如何解決其他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但見非洲學生舉手發問:「甚麼是糧食?」歐洲學生問:「甚麼是短缺?」美國學生則問道:「甚麼是其他國家?」

    不知何謂其他國家的美國人,眼內當然只見到自己的「不幸」。這邊廂,東非遭遇六十年以來最嚴峻的旱災,每六秒就有一個兒童餓死;那邊廂,受經濟不景影響,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紛紛爆發大規模示威。

    到底美國人有多不幸呢?根據該國標準,年收入少於一萬美元就算貧窮。姑且做個簡單對比,也暫且不提食不果腹的非洲,僅以被美國不斷要求負起「大國責任」的中國來說,人均收入不及美國十分之一,目前仍有二億五千萬人民生活在日均消費不到一點二五美元,即全年不足五百美元的國際貧窮線下,不及美國「窮人」二十分之一。

    若說不患寡而患不均,美國示威乃是針對銀行界貪得無厭靠害國家的話,那歐洲經濟陷入困境,便無疑是全民先使未來錢的共業,如今黃粱夢醒,被迫滅赤減債,亦不過將先前過度享用的福利吐一點出來而已,合情合理。

    對比東非的人間地獄,歐美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們的遊行示威,只是天堂裏的騷動。

    林芸生 傳媒人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