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香港精神永不Out?

顧問老師:Johnny Chow

昔日,港人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今天,後生仔無法買樓上車,官員勉勵他們要發揮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義工黃福榮為救孤兒在地震中罹難,官員表揚他展示出香港精神。獅子山下不再只有貧民區,有天價豪宅,也有百呎劏房,但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仍常掛嘴邊。活在今天的香港,我們還能「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Q:社會結構已經改變,以源自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勉勵港人,是否不合時宜?

A:「香港精神」當中表揚的「逆境自強」和「互相關懷」,都適用於現時本港的不穩定環境。近年,港人一起經歷沙士、金融海嘯等難關,「香港精神」可令港人回憶六、七十年代的動盪社會,凝聚團結力量。但亦有人認為這精神已經過時,經濟轉型令現代人無法如舊一代人般,能靠拚搏改變命運。而貧富懸殊問題嚴峻,富者難以體會窮人的困境,社會瀰漫仇富氣氛,令人感覺舊日港人團結拚搏、互勵互勉等事已成歷史。

Q:當權者愛用「香港精神」對青少年訓話,卻往往惹來反效果,為甚麼?

A:新一代青少年受西方文化影響,崇尚個人主義,集體意識較薄弱,抗拒接受「香港精神」這類整體的價值觀。而且他們大多生於物質富裕年代,未遇過太嚴峻逆境,難以感受逆境自強。另一方面,當權者其身不正,亦令他們口說的「香港精神」欠說服力,如有富二代出身的政要勉勵青少年效法白手興家的城中首富,但自己本身卻未經歷過刻苦生活。

Q:香港地華洋雜處,又有內地新移民和東南亞的少數族裔,若「香港精神」只屬土生土長香港人獨有,勉勵港人會否演變成分化港人?

A:「香港精神」提倡的其實是普世價值,即使並非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鼓勵他們一起追求這些正面價值觀,他們亦不會抗拒。而且少數族裔新一代,實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內地新移民亦樂於成為香港一部分。提倡「香港精神」不會分化港人,反可加強社會融合。

延伸思考

1.「香港精神」是如何被建構出來?

A:「香港精神」定義廣闊,相承至七十年代的「獅子山下精神」,當中包括「逆境自強」、「靈活適應」和「刻苦奮鬥」等精神特質。「香港精神」的出現,源自政治、經濟和教育水平三方面的改變。政治上港人治港,令華人參與自身事務。經濟環境急速轉變,由工業主導發展至金融中心,加上遭遇多個起跌。而教育水平的提升,新一代具備獨立思考。這些都令港人經歷逆境,亦產生「香港精神」這種本土文化精神。

2.「香港精神」能否提升港人的身份認同?

A:可以,「香港精神」對港人身份有正面評價,每每引用於堅毅不屈、艱苦奮鬥的英雄式人物,如捐軀救人的義工黃福榮,港人樂於接受這些光環,並為此感到自豪。但若青少年感覺「香港精神」提倡的精神特質,與自身經歷相差太遠,不會認同當中對港人身份的定義。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