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擁毛批毛不合時宜

眾知鄧小平非屬理論型而是實幹派之人物,故他會留下「不爭議」的訓示。好處是大家可以集中精力多做實事,但也有後遺症。譬如他對毛澤東只作簡單的功過七三分,對毛有深遠影響之思想卻不多着墨,難怪時下值九月九日毛逝世三十五周年忌日之際,民間擁毛和批毛竟有激爭。一言之,擁毛派要為文革翻案,批毛派則期期以為不可。

魯迅曾埋怨中國人「不認真」的習性,內地人多熟悉毛思想,但少有超越的新思維,故總跳不出毛的框框。擁毛派不必說,批毛派也多只用毛之此話批其彼話,而伊於胡底。雙方之不同,不過在擁毛派看重毛之反官僚貪腐,批毛派則主見毛之專橫,莫非也都只反映了對當前現實的各別不同感受。

在思想問題上,空籃打水是不行的。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話說得太好,最理想是不但能獨立思考,還應有相當的學識。可想像擁毛派之人,若飽讀中外經書,通古知今,自不能忍受毛所發動文革及其他如土法煉鋼、集體打雀、畝產天量等運動的反智之極;而批毛派若多思及今內地貧富之懸殊及官本位之風行,則知毛極突出的平等主義(當然不適用於他自己)便非全不足訓。

借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當前環境已大異於毛時代,毛已成歷史人物,今朝人們完全不必再對他賦以太多之現實意義。

美國律師 盧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