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話:文化如暗瘡 不能靠化妝

在發展香港文化政策方面,對於香港必然會發生的殖民地文化變遷與過渡時所衍生的問題,無論港英政府還是特區政府,都是交白卷。出現這種局面,關鍵在於有關官員對文化的理解沒有達到適當階段。

港英政府時代,我還記得,當年香港被稱作「文化沙漠」,聽到這個負面稱號後,港英政府總算有些反應,但做的都是一些表面工夫。例如,為了體現香港是有文化的地方,於是在九龍建文化中心、藝術館,在香港建大會堂,還增加很多表演場地。其後,港英政府成立香港交響樂團等本地藝術團體,並定期邀請各地的著名交響樂團、芭蕾舞團、合唱團來港表演。

這些完全是表面工作,像現在的西九文化區,從文化發展方面來看,又是巨大的表面工程,當然應該做、可以做,但政府真正應該做的是提高港人的整體文化質素,以及協助香港處理從殖民地文化過渡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新文化的問題。

從港英時代到九七回歸,從文化中心到西九文化區,所有文化工作的重點都是最膚淺工作。打個比喻,這些工作好比化妝品,一個人如果面上生滿了暗瘡、粉痘,無論你用甚麼化妝品,皆無法讓他真正靚起來。

可惜,今時今日,特區政府還是不明白這一點。我們應該做的工作是徹底解決暗瘡、粉痘的問題,而不是購買更多化妝品。

朱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