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機場擴建舉步維艱

本欄日前才指出,在當前環保意識無限膨脹的氛圍之下,機管局擴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的構想,可以提早投降。隨着這兩天更多與擴建第三條跑道有關的環保評估數據曝光,機管局的機場發展大計,勢成空中樓閣,就算勉強落實,日後也必定面對重重阻力,針對不同環保議題的司法覆核排隊上門,迫使擴建計劃叫停方休。

機管局遲遲未有推動機場擴建計劃,議而不決,導致今日面對重重阻力,咎由自取。在不能開山、不能填海、擴建後不能加劇空氣和噪音污染等要求之下,機管局還有甚麼理據說服民意和環保團體,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之惡,機場創造了六萬多個就業機會,須在發展與環境保育取得平衡。

機管局正在進行的民意諮詢,除了擴建第三條跑道,還有改善管理,用盡現有兩條跑道潛力的選項。表面上,這個次選方案仍可確保機場應付未來十年的增長需要,但這意味機場操作更趨繁忙,班機在不同時段的升降量增加,就算深夜至清晨也要編排更多班機,無可避免製造更大量的空氣和噪音污染,就算機管局撤銷擴建計劃,日後仍然有可能面對破壞環境帶來的訴訟。因為,機場升降量再增加,有可能違反附近居民和環保團體的合理期望,空氣與噪音污染數據,與機場在一九九八年啟用時已大幅上升。

不能擴建、不能增加升降量,除了甚麼都不做,機管局還有甚麼方案?本來,跟華南地區內的其他機場合作,尤其是僅一海之隔的深圳機場,現時已建立跟赤鱲角機場的海陸客貨運系統,如果港深兩個機場攜手合作,可望起到分流作用,減輕港機場的負荷。

可是早在○七年,深圳機場已與香港機場的競爭對手—新加坡樟宜機場攜手合作,成立聯營機場集團,大力開拓內地區域機場。機管局當年失去先機,未有抓緊協同優勢,跟深圳機場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讓樟宜機場乘虛而入,成為進軍內地區域機場的踏腳石。機管局也有入股華東地區的杭州蕭山機場,可以發揮分流香港機場的作用嗎?再者,隨着香港機場使用量趨於飽和,航機等候升降時間延長,將會迫使部分航空公司選擇鄰近的深圳、珠海和廣州白雲機場升降,逐步削弱香港機場的競爭力,重蹈當年貨櫃碼頭泊位不足,貨櫃公司轉向深圳、廣州以至上海,終於把第一貨櫃港地位拱手相讓予競爭對手。

機管局拋出擴建機場兩大方案,諮詢公眾意見至九月,但經濟牌要戰勝環保訴求,可謂路阻且長,加上本屆特區政府進入看守狀態,肯定不會背書擴建計劃,這個燙手山芋必定留給下屆政府。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