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天府之衰

潮州暴動由四川民工發起,廣州增城騷亂中的「暴民」也是四川人,不知不覺間,四川人彷彿成為受壓迫者的代名詞。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三十四個地方行政區域中,四川省的人均收入位列倒數第六。此情此景,不禁令人狐疑,到底古書中的「天府之國」如何變成今日一貧如洗的民工大省?難道古人欺騙我們?

《戰國策》曰,「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三國演義》也形容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國不可多得的農耕寶地。話是說得半點不假,但優勢只限於刀耕火種的古代,當西方國家改用機器耕作,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時,中國人正「沉醉」於共產主義的「美夢」,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令高等院校陷入癱瘓,知識分子首當其衝,幾代人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四川缺乏人才發展現代農業,代之以粗放式的資源開採。

好不容易捱到改革開放,中國直接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在工商主導的發展洪流中,四川明顯不如沿海省市,唯一剩下來的「優勢」就是人多。為了生計,數以千萬計的四川人被迫離鄉打工,淪為大都市的三等居民。現代中國的飛躍式發展,跟四川人開了一個不好玩的玩笑。

更要命的是,看到沿海省市高速發展,四川官爺「見賢思齊」,這裏引入工廠,那裏興建豪宅,將千里沃野切割得支離破碎,由西部糧倉淪為糧食輸入省。四川已經面目全非,再也不是天府之國了。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