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人望低處

局長請辭,本來局內遞升,除了副局,還有常秘可資考慮。問責制之前,沒有常秘,仍叫局長,同樣是決策局的領導人,領的照舊是長俸,但犯錯便有可能被叫下台,下台便失卻長俸。所以長俸制一來讓這些領導人不敢大膽思維,只管因循施政;再則個個龜縮,所謂集體負責制,到頭來責任卻全問到特首身上來。

老董畢竟商人出身,想到合約制的好處,便高薪在外找來「人才」,用合約替長俸,美其名曰問責制,幻想自己是民選政黨執政,任命一堆問責官員。好比台灣,分甚麼政務官、事務官,前者管行政決策,後者管政策推行,政策出事通常便政務官下台。換作本地,架構上便成了局長、常秘之分,制度上便有了合約、長俸之別。這問責制推行,除了表示政府負責,說來動聽,實際上也可替特首分擔一點責任,像五十萬人上街,若沒有個司局長下台,當時還不知道怎樣收場。

煲呔曾公務員出身,只想做好呢份工,更不敢以身犯險,光有局長還是缺乏安全感,硬要加插一堆副局,感覺上能為政策責任「墊屍底」的籌碼便多了,責任距離自己愈遠愈好;坊間把問責制說成卸責制,便一語道破。

現在問題來了,局長辭職卻不敢升副局,又說公務員制度應有個「旋轉門」,即公務員就算當完局長,可否有個機制回頭當公務員;不就間接說明,現行問責制搞得這類常秘有位不願升,人望低處,既懼怕問責又眷戀長俸!為官的還有甚麼使命感可言。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