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港澳台福利社會

人人都沒甚麼好處時,牛棚對寮屋,倒還天下太平!中產階層既得了退稅,又可拿六千元,便是一個和尚挑了兩桶水喝;新移民來港未及成為永久居民,眼睜睜看着人有我無,自家生活捉襟見肘,政府卻把最大利益塞回給中產,心情怎不悲憤。

福利不會人人有,這福利要做給誰,便成了學問。當時境況,中產罵聲震天,連帶公務員都蠢蠢欲動,碰巧北非也是多事之秋,一個不小心,出現大規模的中產連帶公務員上街不是沒可能,政府擔心的恐怕是這個。於是政府以為,退稅給中產不外物歸原主,發錢給永久居民,也算是還富於民。但現在民間問,這福利給這些對象有甚麼準則,政府說不出個所以然;受惠者幫政府夾硬找個理由,便說是回饋對本地社會有長期貢獻的人。

有貢獻固然值得尊敬,但能貢獻不就表示有能力;問題便是政府把最大的資源用於有能力的階層上,卻聽任沒能力的基層自生自滅!政府政策,有受惠便有受損,當然有分化;但政府應用資源的原則,怎可能不最先考慮濟弱扶貧,要分便不是區分永久居民、新移民,而是分哪個階層最需要幫忙。

不過,新移民在這爭取權益的事情上有着全新體驗;若在內地,不要說政府發錢,就是自身福利,也不可能跟政府討價還價。這華人社會中,話說有人前年拿了台灣三千六百元新台幣的消費券,前兩年合共拿了澳門一萬元現金,據說如今還等着香港那六千大元;內地之外,港澳台怎不是福利社會。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