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樓市調控上海和稀泥

在內地六百多個大中城市中,上海是第一個就本年度樓市控制目標站出來表態的特大城市。有意思的是,上海的表態極具和稀泥的特徵,既不說具體百分比,也不表明對當前房價的態度。

上海市府的決定原文這樣說:今年樓市調控目標是「新建住房價格漲幅低於全市年度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據上海市長韓正報告,上海今年GDP預期增長百分之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與此保持同步增長,按此表述,上海樓市今年的調控目標就是不高於百分之八。

但是,預期目標不等於實際增長,上海今年最終的GDP可能增長更多,也可能更少,但更多的可能居大,從現在的角度說,這是個不可知的變量,上下是有伸縮幅度的。樓市調控以此為軸心,上海等於為自己找了幾級可上可下的台階,閃展騰挪的餘地相對較大。不過,樓市無論怎樣調控,下跌則是萬萬不能的。關於這一點,上海和其他已公布目標的城市一樣,即可以限漲,但絕不輕言降價。

至此,圍繞樓市調控,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博弈局面已徹底表面化。按照溫家寶部署,今年樓市調控的目標,有三個前提須考量,即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在已經作出公布的四十多個城市中,竟全然將第三個前提忽略不計,如果誰還以為這是集體無意為之的話,就未免太天真了。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和收入增長,絕非一對一的正比關係,後者增長一成,不意味購房能力同樣增長。上海的房價已超過二萬元一平方米,百姓去年買不起,今年居民收入縱使增一成,樓市水漲船高後,百姓還是要望樓興嘆。

顯然,在樓市調控問題上,中央和地方、地方和百姓之間發生了期望值的分裂。百姓期望樓市不漲最好下跌,中央期望漲得慢點,地方處在兩者中間,如果既要GDP增速,又要壓低房價,那就是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於是,聰明的上海官員乾脆和起了稀泥。明天就是中央給的大限,上海此頭一帶,其他大城市就好辦多了,跟着和稀泥唄。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