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香港政治深層次矛盾

北京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換一面旗幟,換一個港督」,一切照舊,以為這樣香港人和國際投資者就能安心、放心,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經濟價值,這樣的「簡單」方法,也是最有效、最實惠、最經濟的方法。中國那時剛剛經過文革不久,百廢待興,確實也不願花費太大太多的精力去處理一個自己並沒有經驗的問題。

然而,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英國人可不這樣看,她不相信只換一面旗幟、一個港督就可以實現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就可以保持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英國人明白,自己高度集權的殖民地行政管理體制若被北京原封不動接手,那就很容易令北京對香港的大政方針、政治承諾說變就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難有基本保障,因此必須在九七前逐步改變香港的政治體制、管治模式,把民主選舉引入立法機構和行政長官的產生,實施西方社會的「三權分立」和政黨政治。英國人認為這才是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真正保障。

然而,這種做法無疑挑戰了北京「單一制國家」的主權,極易令「高度自治」變成「完全自治」,令香港成為「獨立的政治實體」。這是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過渡期中英鬥法以及回歸後香港政治爭拗、風波不斷的根本原因,也是政治上的「深層次矛盾」,影響廣泛深遠。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