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不統不獨 兩邊周旋

對於國共幾十年來的正朔之爭,因為「台獨」因素的介入、干擾和衝擊,大大改變了兩岸的形勢,也調整了國共的政策。這是毛澤東和老蔣、鄧小平和小蔣「對峙」時代未曾經歷和預料的。

國共都是迷信槍桿子的政黨,為此以武力爭正朔、定天下幾十年。後來也因為有滔滔海峽相隔及美國人居中阻撓,國共才「認可」武力並非解決正朔之爭的可行辦法。共產黨率先提出了「和統」方針,國民黨也以「國家統一綱領」回應之,不再叫囂「反攻大陸」,提出了「大陸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為和統先決條件。

為了實現和統,北京在正朔之爭上曾經有所讓步,主要是「名分」問題。中共不止一次的說過,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兩岸甚麼都可以談,包括「國號」等問題。當然,實質的讓步是不會有的,也即和統的結果,共產黨的政權一定是中央政府,台灣方面只能是地方政府。對此,國民黨當然絕不能同意,只是隨着形勢的發展,國民黨以一黨之力要想頂住北京的壓力會相當困難。

這個時候,台灣內部發生了巨變,實施了民主選舉,「台灣人民當家作主」,「台獨」思潮和勢力也隨之迅速膨脹,這個形勢給國民黨的執政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也給北京的和統政策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國民黨為了選票和執政權,「不敢」像以往似的堅持「國家統一」,把「不統」和「不獨」相提並論,作為一個「完整」的政策,以此周旋於北京和「台獨」之間。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