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6條問題揪腸癌高危

【本報訊】大腸癌是少數能早期檢測及預防的癌症,但本港每年仍有約四千宗新症及一千六百宗死亡個案,未來數年更有可能超越肺癌,成為頭號最常見癌症。為加強市民在未有徵狀前便定期檢測的意識,中文大學研發了由六條問題組成的大腸息肉預測指數,能準確界定患大腸息肉的風險。中大率先替二千多名市民進行測試,發現當中十人在全無徵狀下確診患大腸癌。被界定為高風險的市民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有腺瘤或早期癌病變。

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總監陳家亮指出,大腸癌由息肉演變成後期腺瘤、早期癌病變及癌症需時超過十年,若在癌變前發現,可完全清除。

中大於二○○八至一○年招募了二千六百零九名沒有大腸癌徵狀的市民進行問卷調查,詢問性別、年齡、直系親屬曾否患腸癌、有否吸煙、糖尿病及是否過重共六條問題,以計算大腸息肉預測指數屬於一般、中度或高度風險。結果發現有十人患腸癌,需要做手術切除部分大腸,甚至化療。被界定為高度風險的六十三人,有七成八發現有大腸息肉,一成六更是後期腺瘤、早期癌病變或大腸癌。

每年驗大便隱血

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總監蔡錦輝指出,被界定為中度風險的一千五百三十六人,有四成四人發現有大腸息肉;至於一般風險人士,亦有三成有大腸息肉。該中心顧問醫生黃至生建議高度風險人士應進行大腸鏡檢查,中度風險者應與醫生商量合適檢查方法,一般風險者亦應每年進行大便隱血測試。

參與大腸息肉預測評估的戴先生及伍先生,均六十歲及吸煙逾四十年,二人均被界定為高度風險,接受大腸鏡檢查後,戴先生發現大腸有五粒息肉,其中一粒是後期腺瘤。伍先生則發現有兩粒息肉,其中一粒十六毫米大的更是早期癌病變。兩人清除息肉後已康復,但仍需定期檢查。

戴先生(右)及伍先生(中)接受大腸鏡檢查,分別發現大腸有後期腺瘤及早期癌病變,經治療後已康復,左為黃至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