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語林:戇等接濟 徒變鹹魚

轍者,車輪輾過的凹坑也;鮒者,一種又名為鯛或者鯽的小魚也;涸轍之鮒,說的是身陷小小坑洞之中奄奄一息的小小魚兒。

忽然說文解字,到底所為何事?事出有因,有求必應黃大仙,許下靈異一支籤,寓意今年香港經濟凶多吉少。籤文說道:「涸轍之中鮒困之,窮通自可卜當時,若能引得西江水,他日成龍也未知。」

靈籤典出《莊子.外物》。話說莊子家貧,跑去問人借米,對方卻以「等我收了租才借你」作為搪塞之詞。聞之不悅的莊子即以「涸轍之鮒」來一趟指桑罵槐,既自嘲為奄奄一息的魚兒,亦譏諷對方連一點兒的水也不肯施捨,遠水難救魚乾嘛。

莊子講故事的本領是非常高強的,否則不會流芳百世。然而有一事值得商榷,為甚麼人家不肯借米就要捱你一輪暗罵呢?凡事必欲別人扶一把的心態,跟如今動輒扁嘴跺地伸大手板要好處的「港孩」有何差異?

假如那一條乾着急的鮒魚有志氣,應該效法另一種積極自救的魚類:攀鱸。

攀鱸也者,又名過山鯽,顧名思義擁有攀爬和過山的能耐。每當生活環境變得乾涸之時,攀鱸即千方百計利用鰓蓋和胸鰭爬上堤岸,另覓水源,移居他方。要是找不到水源怎麼辦?蟄伏淤泥之中,靜候天降甘霖。

那是說,你戇居居等待別人接濟最終只會徒然變作一條曬乾的鹹魚,窮通之道貴乎尋找水源。

請記住,做人如果沒夢想,港孩如果沒志氣,跟一條鹹魚沒有分別!

林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