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民族與民主

七千市民於安息禮拜敬送華叔最後一程,翌日《太陽報》社論以「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為題,精準概括司徒華的一生。上聯出自《孟子》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下聯出自東晉經學家范寧稱譽史書《春秋》「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片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胸襟坦蕩、光明正大的華叔,自當名留青史。

華叔的一生活得精彩,由創辦教協、支聯會到民主黨,做了大部分人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然而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令華叔贏得不同政見人士一致讚許的原因,就是他在追求民主的路上,堅持以愛國精神為依歸,認為中國的命運應該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這一點,我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早在「三民主義」有所論述,民族、民權、民生,民族永遠放在第一位,至於改「民主」為「民權」,乃因孫中山先生學貫中西,認識到西式民主與中國傳統格格不入,不宜照辦煮碗,於是糅合民主思想與我國實際民情,獨創「民權」之說。以耕種為喻,民族是土壤,民主是種子,民生是果實,先有民族,後有民主,一切須以國家民族之團結為先決條件,以追求萬民之福祉為最終目的。

於此,華叔自有深刻認識,反觀李柱銘、黎智英之流的漢奸洋奴,雖然口口聲聲「追求民主」,實際上卻幹盡賣國求榮的勾當,企圖將中國置於西方勢力操縱之下,讓十三億國民成為洋人的奴隸,乃至家不成家、國不成國,所謂民主不知從何談起。在真正的民主鬥士華叔面前,他們應該感到無地自容。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