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新年期盼 既說且練

虎娃走了,玉兔來了,過年的時候,大家之間總要互相問聲好。國家領導人在春節團拜會上說,今年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讓人民安居樂業、心情舒暢,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幸福和尊嚴,是近來內地官員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個詞。作為「十二五」規劃的主攻目標,幸福中國是個宏大敍事的大命題。從各省市已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看,東部發達地區開始主動尋求GDP增速點煞車,着力經濟發展轉型和構建幸福社會;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仍將GDP翻番視作頭等大事。

連同領導人的承諾,百姓們願意把幸福和尊嚴當作一種美好的祝福傾聽。過去的一年,不管是憤懣和不平,還是憋屈和難受,總算熬到頭捱到盡,新年來了,換上一份好心情,扮靚自己也就裝點了整個社會,大家都希望能有份好光景可以期盼。

但是,幸福不是毛毛細雨,不會從天上自己掉下來。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表面看斑駁陸離,歸結到最後,卻都是體制性、結構性的問題,要解決這些矛盾,不能只依靠嘴上說幾句動聽的話。比如,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民眾生活水平確有大幅提高,但大家的心理和情緒卻普遍不成正比,大家過着比以往好很多的物質生活,卻在精神層面懷念着過去的單純和平等。信仰缺失,道德水平退步,幸福感一再減少,令整個社會有禮崩樂壞的感覺。

回首往事,往往都是五味雜陳。

去年年底時,國家領導人闡釋了「尊嚴」的定義:第一,要保障每個人享有憲法和法律所給予的自由和權利;第二,每一個人都完全平等,特別是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第三,要使社會更加公平;第四,要尊重每個人的人格,包括犯錯誤的人。他還對幸福作出了解釋:「幸福」就是要通過不斷發展生產和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每個人都能過上更加體面的生活。

辭舊迎新之際,中國的百姓們,不想有埃及的動盪,卻想着自己的國家能穩定發展,更想新的一年自己能生活得暢快幸福,對執政黨,唯一的期望則是該改的改起來,踐行領導人的定義,別再拖了。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