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政府無視住宅供求錯配

繼上周美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以受訪城市家庭入息中位數作標準,香港的住宅樓價是全球最貴,同時榮登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昨日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委託理工大學進行的相關調查,結果亦顯示,在亞洲區之中以本港住宅最難負擔。

雖然兩者採取調查的方法不一,但結果相同—港人捱貴樓,而樓價之高已超出市民的負擔能力。後者更凸顯了住宅供求出現錯配,有三成夾心階層家庭沒能力買樓,並預料這趨勢持續二十年;預計未來五至十年,私人住宅市場的需求較施政報告提出每年興建二萬個單位為多,而政府高度評價好過居屋的置安心計劃,每年提供的單位亦不足以應付需求。

財爺鬍鬚曾接連發了四招壓抑樓價,只收到短期效果,一、兩個月貨仔就玩完,虛火過後,樓價再度飆升,有地產代理更估計未來樓價會上升一成。在這種趨勢下,樓市很快又會泡沫化,鬍鬚曾又有何板斧對付?

壓抑樓價固然重要,但住宅供求出現錯配的問題也必須要解決。現時私人市場推出的大型單位較多,小型單位卻供不應求,造成骨牌效應,繼而推高小型單位的樓價。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已提出,將來政府在賣地時可能規定地產商要興建某比率的小型單位,然而遠水救不了近火,尤其樓價高企不下,市民更難上車。

政府高官口口聲聲聽民意,社會上對復建居屋的訴求鬧到拆天,但政府依然置若罔聞,更逆民意而行,只推出劣評如潮、被嘲為「置死心」的置安心計劃,根本是敷衍塞責。

既然政府早已注視到有關問題,為何仍然歎慢板?再者,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夾心階層家庭無力買樓,將會持續二十年之久。若果是一個真正以民為本、聽民意的政府,就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不可再抱殘守缺,應以大動作及加快速度把住宅供求錯配的問題撥亂反正,而復建居屋應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總較鬍鬚曾例發虛招好得多。
風信子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