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微創換心瓣免開胸

【本報訊】人體有賴心臟泵血到全身,一旦心臟主動脈瓣無法正常開合,會加重心臟負荷,可致心衰竭,患者一年內死亡風險近四成。惟三分一患者因年老體弱等原因,不能承受傳統開胸手術,只能以藥物控制病情。伊利沙伯醫院上月完成本地首兩宗微創主動脈瓣植入手術,利用「通波仔」原理,為無法做開胸手術的病人更換心瓣。兩人康復進展良好,國際研究顯示患者存活率增加逾兩倍。

香港先天及結構性心臟病學會會長鄭長華昨稱,主動脈瓣負責讓心臟泵血到主動脈,並防止血液倒流。但隨着年紀增長或患風濕性心臟病等,主動脈瓣會變得狹窄,加重心臟泵血負荷,最終會致心衰竭。

心胸外科專科醫生何國強表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個案若不加治理,一年內死亡率達三成八,五年及十年死亡率更達六成八及八成二。傳統開胸手術要全身麻醉,並需令患者心臟暫時停頓及接駁人工心肺,再於胸腔切開約七吋傷口,併發症及死亡風險約百分之五至一成半。近三分之一患者因年老體弱等原因不宜做手術。

港兩患者成功更換

伊院心臟科主管蔣忠想指出,該院去年一月及三月派出跨部門團隊到瑞士及新西蘭受訓,上月初引入「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成功以微創方式為兩名無法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更換心瓣,為全港首兩宗病例。

伊院心臟科專科醫生李耿淵說,該技術與「通波仔」相近,以導管將人工心瓣經大腿股動脈運送到心臟,張開後便可取代原有心瓣,一般可用十至十五年。患者於手術期間可維持正常心跳及自然呼吸,過程約一至兩小時,較開胸手術短一至三小時,康復期亦由六至八周減至一周。

病人若於伊院接受手術,需自費約二十四萬元儀器費。本港首兩宗病例則由伊院心臟科基金資助。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