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啟動政改不容再迴避

樂清版羅生門事件看來要暫告段落,村長錢雲會之死看來也會以交通事故做最終結論。獨立調查團的結論,也在佐證溫州兩級警方調查的正確。雖然輿論還有諸多疑點未解,欲指證錢雲會死於謀殺,卻苦於沒有任何新的證據。事實上,中國社會並非公民社會,指望第三方能夠完整調查事件,顯然有點天方夜譚。即便消化不良,輿論也只能吞咽目前的結論了。

雖然如此,樂清版羅生門事件仍然無法讓輿論按捺住情緒。讓人深思的是,即便錢雲會真的死於交通事故,那麼,一場普通的交通事故又何以演變成全國為之大嘩的事件?這當中,不排除有輿論跟風炒作的因素,而溫州官方舉措失當,卻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人們的懷疑。

這次事件,集中凸顯了當今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例如徵地拆遷引發的官民互不信任甚至對立;政商勾結危害農民利益;輿論同情草根懷疑官方作為等等。造成輿論懷疑錢雲會之死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多年為徵地賠償上訪,並為此三進監獄,當地民眾已經為此積攢了對官方強烈的不信任和憤怒,他們當然不會輕易相信錢雲會之死會如此簡單。錢雲會的死,表面上看來是星星之火,實際上早已暗含了足以燎原的趨勢;而溫州官方處置草率,濫用高壓手段,更觸發了當地民眾的情緒,以致事件難以收場。

樂清版羅生門事件絕非簡單和孤立的單獨一次性事件。往前倒推,結合貴州甕安事件在內的一系列群體性事件一起分析,它們之間串聯着共同的特點和本質,即對貪污腐敗、社會不公的憤怒情緒,已積攢到了爆炸臨界點。任何官方處置的細小不當,都可能引發出一場風波,甚至不排除星星之火最終燎原,以至爆發暴力革命。

北京現在的應對辦法,是投入巨資嚴防死守,但是,最終卻難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結局。正所謂「按下葫蘆又起瓢」,此起彼伏的群體性事件已經明白地提醒當局,這不是社會運行的技術問題,而是制度缺失造成的必然現象。

所以,北京要想社會在不折騰中發展,就不能再迴避政治體制改革。政改,已到了必須起步的時候。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