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捕魚漁民變身生態遊大使

政府擬全面禁止在本港水域進行拖網捕魚,以保護海洋資源,預料數以千計漁民的生計受影響。漁農自然護理署為協助漁民轉型,推出「香港漁民文化與海洋及地質資源導賞團」試驗計劃,由漁民團體及專業生態旅行社合作,提供船上及陸上導覽、魚排參觀及捕魚方法示範等,冀能打通具商業價值的生態旅遊生命線,讓漁業可持續發展。

以本港漁業為賣點的導賞計劃於今年十月展開,以西貢及新界東北水域四條路線為試點,對象以中學學生團為主,每日出團,為期半年,稍後會進行檢討,若成效滿意,會擴展至本港西南面的大澳、香港仔及南丫島等地。

專業導賞員 講解歷史

漁護署高級海岸公園主任陳乃觀表示,導賞團由漁民團體及生態專業旅行社合作,以商業模式營運,漁民會提供遊艇服務、海上捕魚示範及開放魚排參觀,隨團的專業生態導賞員,會沿途講解本港傳統漁業獨特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海洋及地質地貌資源導賞,以加強學生的通識教育,導賞團反應熱烈,已全部爆滿,該署期望透過這個全新概念,協助漁民找出謀生的新路向,成功轉型。

糧船灣養魚協會會長鄭景文認為,計劃有助增加漁民的收入,區內約有逾六十名漁民參加,運作兩個多月以來,漁民及導賞員合作日趨成熟,目前只擔心將來的客源問題,建議教育局將活動列入新高中通識教育必修科目資助,定期出團,長遠則發展成本地優質生態旅遊重點項目,以大眾化價錢吸引本地客源,同時配合外地旅客,讓本港漁業可持續發展。

日賺數百元 勝過捕魚

參與計劃的旅行家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張奎指出,類似的活動在外國十分流行,日本及南韓旅客尤其願意花費,享受「原汁原味」的生態旅遊,月初就曾以每人每日一千二百元的團費,為十二名日本旅客安排海上生態遊,收費較他們本國便宜兩成;他說本港海洋資源豐富,地形地貌獨特,收費便宜,有吸引力,平均一個八人團的團費便可維持經營成本,商機無限。

六十一歲的漁民馬太稱,本港魚獲量日漸減少,下網整日只捕得數條不值錢的小魚,連支付油錢也不夠,示範捕魚每日可賺數百元,收入比捕魚好。魚排負責人馬容金亦表示,願意開放魚排讓旅行團參觀,幫補生計。

漁民文化生態導賞路線

西貢水域(全程3至4小時)

路線一:糧船灣魚排及橋咀島導賞

西貢碼頭→糧船灣→天后廟→橋咀島→返回碼頭解散

路線二:糧船灣魚排及吊鐘洲導賞

西貢碼頭→糧船灣→天后廟→吊鐘洲及沙塘口山→回程

新界東北水域

路線一:深灣養魚區及赤門海峽導賞(全程約7小時)

大埔地質教育中心→三門仔新村大碼頭→馬屎洲→荔枝莊

黃竹角咀及赤洲→塔門自費午膳→深灣養魚區→三門仔新村大碼頭→救世軍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解散

路線二:榕樹澳養魚區及赤門海峽(三門仔,荔枝莊)導賞(全程約4小時)

大埔地質教育中心→三門仔新村大碼頭→荔枝莊→榕樹澳養魚區→三門仔新村大碼頭→救世軍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解散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參觀魚排

講解歷史

示範捕魚

觀賞海蝕洞

地質考察

林家樑(中五學生)
本港捕魚業已是夕陽行業,看見漁民生活無保障,希望政府能提供多些援助,幫助他們轉型。

李康誠(中三學生)
童年時曾到舅父的漁船玩,但沒想過捕魚業原來有朝一日會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