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委任太平紳士無規無矩

逢周五出版的特區政府憲報,昨日洋洋大觀刊登了十六大版太平紳士委任名單。憲報在平安夜公布這批身份等同社會賢達的太平紳士,雖謂是行禮如儀的一年一度法定程序,但委任太平紳士遇上平安夜,認真祥和應景呢。

太平紳士是前朝英治年代的殖民地遺風,與勳銜制和委任制同是籠絡懷柔,維持有效管治的三大法寶。港英政府透過種種委任和授勳,製造一批具有身份標籤效應的「高等華人」增添民意認受性,協助管治。授予獲委任者少許法律權力,協助港英政府處理一些簡單法律程序,例如見證宣誓、巡視懲教機構、防止非法刑罰等。一九七二年之前,太平紳士更有權提名一位立法局議員。在英治年代,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能夠在名字之後加上「JP」兩個英文字母簡寫,就是一種身份象徵,肯定較近日內地風起雲湧的「我爸是李剛」、「我女兒是彭帥」的撻朵威力大百倍。

九七之後,特區政府保留了太平紳士制度,也算是公職的一種。當年英國人對委任太平紳士有一套嚴謹準則,例如與官職相配的稱為官守太平紳士,十八區民政事務專員基於工作需要,必定擁有官守太平紳士銜頭,但有關官員調任之後,這個官守太平紳士身份將轉給接任的官員。部分政府高官如司、局級官員、常秘和處長級官員,也都擁有跟隨官職的官守太平紳士銜頭。至於非官守太平紳士,獲委任者包括立法會議員、退休高官和部分社會頭面人物,雖然他們履行的職責與官守太平紳士並無分別,卻有分別來自官、民背景的根本區別。

說了這麼多太平紳士的沿革、背景,翻開昨日出版的憲報刊載太平紳士名單,在非官守太平紳士名單之中,竟然有兩名現職官員,分別是政務司司長唐唐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傻強,其他問責官員都在官守太平紳士的委任名單之中。為何唐唐與傻強兩人,卻被塞進非官守太平紳士行列呢?再查閱過去幾年的名單,原來唐唐早已名不正,以官員身份獲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多年。這個錯位,可能是唐唐早年出任立法會議員獲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到○二年轉任問責官員,反正都是公職,毋須再次委任;傻強也可能是在○七年出任問責官員之前,已獲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與唐唐的情況相似吧。

表面上,現職官員被放到非官守太平紳士名單中只是小事一樁,但憲報是政府的法律文件,連委任太平紳士的類別也無規無矩,官民不分。見微知著,特區政府近年管治亂象叢生,行政效率求其,正是背離英治年代嚴謹、注重小節的辦事準則,看來香港特區這個「紫砂茶壺」,舊茶漬也被洗擦得差不多了。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