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央企成權鬥重要舞台

最近幾年,央企腐敗案不斷爆發,這當中固然有央企領導人腐敗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官場各派系進行殊死搏鬥的結果。可以說,每次央企腐敗案的背後,都是權力的大洗牌。中紀委近年查處的央企大案,觸目驚心,從中石化陳同海案、首都機場李培英案,再到中移動張春江案、中核集團康日新案,宗宗金額巨大,動輒數十億元。而國資委早前編發一百個腐敗案件,幾乎涉及央企的各個環節,從基層到高層,可謂應有盡有。

想方設法鑽進央企

經過多年的抓大放小和兼併重組,央企在內地各行各業佔據龍頭地位,很多都是資產上千億元的巨無霸,成為國民經濟支柱,也是中共維護執政地位的經濟基礎,而央企領導人也成為比一方諸侯更顯赫的風雲人物。在內地官場,很多人寧願放棄副省長、副書記不幹,也要想方設法鑽進央企幹一個副總裁、副董事長,不僅可以名正言順地拿高薪高福利,還可以藉經營活動上下其手,大發橫財。

由於央企掌握經濟命脈,因此成為中共內部各派系爭奪的重要目標,以摻沙子、挖牆腳等方法,在央企內部安排親信。所以,央企逐漸成為中共權鬥的重要舞台。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最終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爭取和鞏固自身的經濟利益,只有掌握經濟基礎,才能掌握上層建築,這是馬克思理論的精髓,深諳此道的高官們,又怎麼會輕易放棄央企的核心位置?

事實上,對政治對手掌握的央企大做文章,一可掠奪對手的政治名譽,二可搞垮對手的政治同盟,三可搞垮對手的經濟基礎。同時,自己也可以得到反腐清名,擴大自己的政治地盤,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央企領導人這個位置,既是收益頗豐,也是高危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負責監督、提拔和考核央企領導人職務的中紀委、中央組織部五局和國資委,更成為各方虎視眈眈的目標,不久前的國資委換人便很有意思。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退休後,其接班人不是副主任李偉,而是從國家質檢總局局長回鍋的王勇。眾所周知,李偉是前總理朱鎔基的秘書,擔任總理辦公室主任多年,之後一直在國資委工作,無論資歷和能力,接任國資委主任都綽綽有餘,但今次卻被發配到無權無勢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顯然時移世易,朱鎔基一走,茶也就涼了。

無暇做好經營工作

隨着中共十八大臨近,中共權力面臨大洗牌,圍繞央企的權力鬥爭也將進一步加劇。一些央企領導人為了上位保位,也開始尋找新的靠山。當央企領導人時刻面臨政治上的干擾時,他們又怎會有心思去做好經營工作,讓央企增值保值呢?中國特色的政治,與中國特色的央企,就像是一對難兄難弟,難以切割、難以分離。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