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熱帶語林:搶灘失敗的DD-Day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D-Day,盟軍登陸法國南部諾曼第Omaha Beach,展開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地反擊戰,結果以痛宰納粹魔頭希特拉告終。曾蔭權選擇在六月六日再次走入群眾派傳單硬銷政改方案,是不是也懷着「搶灘反擊」的心情踏上征途?當然不得而知,唯一可知的是,如果這是一場起錨搶灘戰,搶得實在死傷枕藉。

以為不斷重重複複擘大喉嚨高呼「起錨」就可以打動人心了嗎?超錯果然是超錯,疲勞轟炸只會帶來反效果,聒噪場面徒然惹人生厭。更不堪的是,任你叫得聲嘶力竭,背後的喝倒采依然震耳欲聾。

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D-Day是成功的,曾蔭權領軍搶灘卻是失敗的,失敗在策略「低低地」,所以是日也,史稱DD-Day。

DD-Day敗因之一:出師無名。當你講不出起錨駛往何方,更加講不出政改方案有甚麼可愛之處的時候,叫人家怎樣愛國愛港愛到跟你上賊船?

DD-Day敗因之二:錯估形勢。搶灘也該找一些安全地帶嘛,例如只見鬼影少聞人聲的墳場,包保無驚無險避過反對聲音。可是,一眾司長局長選擇以身犯險,碰口碰面盡是噓聲四起拇指向下的柴台市民,幾乎脫不了身,場面十分尷尬。

DD-Day敗因之三:勞民傷財。硬銷政改方案,說穿了就是一場遊戲一場騷,只要幾位臨時演員演得不太丟人現眼,勉強可算交貨。不幸的是,表情僵硬交不足戲之餘,人人喊打嚴重阻街,勞民傷財適得其反。

林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