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任何人都緊張今次政改命運的曾蔭權,在立法會表決之前的「最後階段」,拋出了兩大「殺招」,一是單挑「五區公投運動」總發言人余大狀電視直播辯論政改;二是率領一眾管治團隊落區宣傳政改。曾蔭權自以為這兩大「殺招」極具殺傷力,乃石破天驚之舉,故對此大吹大擂,進行了「深具歷史意義」的「偉大論述」。
首先,曾蔭權把和余大狀的辯論政改定位於為香江實現雙普選「奠下穩固的基礎」,好像沒有這場辯論,香港雙普選就是沙地建塔,既沒有「基礎」,更不會「穩固」似的。在這樣的「論述」下,曾蔭權自然成了香江雙普選的奠基人,這個牛皮吹得可以吧?
不過,且慢,還有更動人的論述令人肅然起敬。曾蔭權對他率領一眾管治團隊落區宣傳政改給予如下高度評價:「問責團隊今次是回歸以來第一次全體落區推動政改,走出一步,直接面對市民,包括支持者,也包括反對我們的人。向市民嗌咪叫口號,接受市民當面質詢……這些都是港人治港要經歷的事,也在實質推動走入群眾的管治方式,否則將來執政者怎能迎接普選時代的來臨呢?」
曾蔭權這位「政治家」也太把政治看得輕鬆遊戲和小孩「過家家」了,以為坐坐花車遊覽,派幾份宣傳單張,和路人傾幾句老生常談,揮動老拳喊兩聲口號,就是在「實質推動走入群眾的管治方式」,就是在迎接「普選時代的來臨」。然而,政治是這麼兒戲的嗎?比當推銷員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