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狐狸尾巴終會露出

鄧老爺子在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制訂「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時,提出回歸後以「愛國者為主體」治理香港的問題。愛國者的標準放得很寬、很抽象,很難「量度」,其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不危害香港的繁榮穩定。

鄧老爺子訂下這三條寬鬆抽象的標準後,還有進一步的寬鬆和抽象,就是這些「愛國者」還可以再分左、中、右。從他們當中選擇治港者,鄧說:「左翼的當然要有,盡量少些,也要有點右的人,最好多選中間的人。」所謂「左翼的」,就是那些老左派、老愛國、同港英政府鬥爭過很多年的那些人,他們曾經遭受過像曾小子這類「港英舊臣」的打壓迫害。這類「左翼的」人,在目前香江府衙管治班子中只有一個局長的位子,真正是少得不能再少也。

所謂「也要有點右的」,在當年主要是指台灣國民黨駐港機構或明或暗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有着幾十年反共歷史的傢伙,在香江經營甚久,有一定影響力。當年鄧老爺子和朝廷考慮維護香港平穩過渡、政權順利交接,以及體現「一國兩制」,對這種右的力量也採取盡量統戰的方針,讓他們對「港人治港」有所參與。朝廷那時認為這樣做對統戰台灣有好處,對用香港的「一國兩制」示範台灣接受和平統一也有好處。不過,台灣採取「撤退香港」的方針,其力量在回歸後已式微,台灣從未想參與「港人治港」之遊戲也。

曾小子比前上司更「精叻」

既然「左」、「右」的都極少,當然就益了「中間的」。所謂「中間的」,其實乃魚龍混雜,朝廷實際上根本搞不清誰是愛國者,誰不是愛國者;誰符合鄧老爺子的標準,誰不符合鄧老爺子的標準,朝廷對此也只能慢慢觀察。例如對那班「港英舊臣」回歸時可說是全班過渡,把他們都當成了「中間狀態」的愛國者,讓他們繼續掌管「港人治港」的大權,對他們的重視和禮遇遠遠超過他們給英夷賣命的時候。例如對那個「公務員之首」的紅杏陳婆,她身為政務司司長、特區政府的二把手,每次赴京都享有近乎特首的禮遇。

然而,狐狸尾巴終會露出來,紅杏陳婆「鐵桿兒」留戀英夷舊主子,使用各種手段與我朝廷欽點的特首明爭暗鬥,最後劈炮唔撈,用行動將自己從「中間的」愛國者行列中throw了出去。那麼現在的曾小子呢?他比前上司紅杏陳婆「精叻」多矣!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