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北京鴿派鷹派各有舞台

「兩岸一甲子」這句話很值得人們深思。兩岸最高端的智囊人物在台北以「兩岸一甲子」為題進行學術研討會,更令人思緒聯翩。一甲子即六十年,兩岸一甲子,多少話包含在內,多少思想盡在不言中。常說相信中國人有智慧找到解決兩岸難題的鑰匙,恐怕這也是一例。

會議本質 沒有明言

與會的兩岸高端智囊人物,其實都是兩岸官方高層身份,但是不明言;涉及的話題就是兩岸關係最本質的是統是分是保持現狀的問題,但是也不明言,只以「兩岸一甲子」帶過。這恐怕就是兩岸中國人心有靈犀一點通,外國人就算是日本人也雲裏霧裏。不過,既以「二軌」即民間智囊的身份出現,大家說話也放得開。筆者要說的是,北京的鴿派鷹派各有舞台。

鄭必堅,中共中央黨校前常務副校長,他更重要的身份是胡錦濤「和平發展」理論的炮製者。他說兩岸長期不同的發展道路出現全新交集,面臨匯聚到實現民族振興的共同大道上來的重要契機。今天大陸和台灣都有了新發展,兩岸關係也有了新進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會愈走愈寬,中華民族光大復興就更加有希望。

筆者發現,鄭必堅是北京方面典型的只講兩岸「和平發展」、不講「和平統一」的代表。鄭必堅的講話很長,但不提統一。他的邏輯似乎是兩岸分別發展,但有交集,就是民族復興。鄭必堅的終極目的是復興,兩岸分開復興也可以。這個理論,相信馬英九喜歡。

不過,北京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在會上發言強調,兩岸統一的事不能迴避,遲早要面對。目前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但是假如做一個中國人,連實現國家完整統一的目標都不敢堅持,就有愧做一個中國人。

北京外長楊潔篪胞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在會上講,目前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八年五月以來,台灣在多邊國際組織領域有了接觸,台灣的邦交國維持在二十三個沒有減少,原因在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的形成,使台灣對外交往與兩岸和平發展可良性互動。

令人矚目的是不少退役解放軍高級將領與會。台灣記者問解放軍退役中將、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名譽會長李際均,在台灣有甚麼特別想看的,他回答「我想看的,可能你們不讓我看。」他還不客氣地說:導彈震懾台獨是穩定情勢好東西。

一邊對話 一邊備戰

在台北,北京無論鷹派還是鴿派,始終是在對話;但在彼岸,解放軍最高軍頭郭伯雄差不多同時視察「南京戰區」,不知北京官方媒體為何用「南京戰區」而不說「南京軍區」,反正郭伯雄強調,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不斷提高部隊以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