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雪地源爪:貪污不除 污染不止

國家審計署又刮起審計風暴,這次炮轟的是環保部門。審計報告指,過去六年間政府投入近千億元治理三河(遼河、海河、淮河)、三湖(巢湖、太湖、滇池)的水污染,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整體水質依然較差,三湖的平均水質僅為V類或劣V類。相信一般人不理解何謂V類水質,換成大白話來說,就是與化糞池差不多。

打蛇隨棍上,審計報告開了個頭,一眾專家學者也紛紛現身就治污失敗發表真知灼見。有專家說,治污的方法、思路有偏差,只強調治水,沒注重源頭治污;有專家稱,應從調整產業結構、人類活動入手;有專家強調,現時有份管理江湖的部門太多,九龍治水,相互掣肘,應統一管理;還有專家認為,治污的資金水分大,許多錢做了形象工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個個都學富五車,人人都貌似公正,可惜,有一個心照不宣的根本問題,誰都沒有講出來——一切污染的源頭是腐敗。不是嗎?治污資金既是無底洞,又是唐僧肉,各級官員都要咬一口,層層截流剝皮之下,最後用於治污的資源便少得可憐。譬如有地方建立污水處理廠,但廠房只是冷盤,豪華辦公大樓、豪宅宿舍才是正菜。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先污染、後治理已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對環保部門來說,只要交稅交費,逢年過節拿出「誠意」來,管你是污水、廢水、重金屬還是甚麼化學物,照排可也。以鄰為壑,正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

香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