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坦佩雷的工廈革命

施政報告提出活化工廈,其實在外國已有不少成功例子,芬蘭第三大城市坦佩雷堪稱其中的佼佼者。

坦佩雷位處芬蘭西南部,坐落Nasijarvi與Pyhajarvi兩湖之間,由於兩湖高度相差十八米,最宜水力發電,可為機器生產提供源源動力,所以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發生後,坦佩雷旋即發展為叱咤一時的工業重鎮,有「北方曼徹斯特」之譽。

上世紀七十年代,坦佩雷工業式微,大量工廈廠去樓空。於是,坦佩雷官民同心合力,利用城內的湖泊及河流風光轉型發展旅遊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坦佩雷已成為舉世知名的旅遊城市,大量空置工廈被改作餐廳、戲院及酒店等用途,既可保育舊樓,又可打造與別不同的旅遊景觀,名副其實的地盡其用。

值得一提的是坦佩雷市內林立的「工廈博物館」,有的展現芬蘭的風俗文化,有的回顧昔日工業的輝煌,更有鞋子博物館、冰上曲棍球博物館、姆明谷博物館、列寧博物館等特色展覽,五花八門,各適其適。昔日的Finlayson工業區,已化身為集吃喝玩樂於一身的綜合蒲點,吸引遊客紛至沓來,見證該市「工廈革命」的成功。

香港的工廈大都建於二十世紀,其外形着重實用,比坦佩雷的紅磚建築大有不如,再加上政府的活化措施放任自流,規劃欠奉,一團混亂之間,真正受益的只有工廈業主。到底將來發展成怎樣的一個畸怪模樣,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