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魯迅投槍:香港將成為諾獎之都

高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消息傳來,我浮想聯翩,打油詩一首:「高錕已騎光纖去,此地空留科幻城。科幻一去不復返,香港十載冷清清。一舉奪獎天下知,羨煞萬千大學生。一切功勞歸領導,特區官僚好施政。」

沾光是中國的國民性,但香港所謂特別行政區的「冧巴溫」,沾光速度比光纖更快,他迫不及待發表聲明:「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科學界最高榮譽,我和香港市民衷心祝賀高錕教授獲此殊榮。高教授不但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亦是一位謙謙君子和有承擔的教育家。香港能夠有一位如此出類拔萃人物,是我們的無比驕傲。」

過去不驕傲,現在才來驕傲,是不是太遲了?其實,香港有大量資源,可以發展科學,可以留住優才;但是,為甚麼不將高錕留在香港呢?就算是讓高錕繼續掛名當中文大學校長,也會有強大號召力,有利於發展政府打算賺大錢的教育產業。高錕就讀過的中學,可以大大擴大,成為全球最具規模的中學,四面八方都會有莘莘學子報名要求入學深造。可以說,特區官僚以前是「有眼不識泰山」,如今終於識了,卻又束手無策,不會想辦法請高錕衣錦還港。

不久前,有官場人物鼓吹香港要大量培養政治人才,以方便「港人治港」,這種主張看來又錯了。香港應該培養的,還是科學人才,最好能大量培養出高錕式的科學家。想一想,如果每年都有一個香港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那將給香港增添多少光彩?世人不會多加追問高錕是誰培養出來的,只知他曾是香港市民就足夠。

煲呔曾可競逐文學獎

其實還有幾項諾貝爾獎香港奇才都有機會,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煲呔曾將未來施政報告炮製成一份有分量的對付金融海嘯論文,就有機會競逐此獎。又有諾貝爾和平獎,煲呔曾也可成為候選人的,因為香港市民都熱愛和平,作為「七百萬市民的代表」,當然可以看高一線。又有諾貝爾文學獎,據說煲呔曾那本著作《我要做好呢份工》出版之後有「洛陽紙貴」之勢,可以着令手下盡快翻譯成瑞典文、法國文、俄羅斯文等等行銷歐陸,那就有機會成為「世界名著」,事在人為。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其小說《靈山》就是這樣先聲奪人的。

香港近年大吹要建成「創意之都」,我看,從今以後可以自吹自擂為「諾獎之都」,請各國諾獎得主都移居香港,大事濟矣!

周紹興